第 65 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得萧凛话中有话,想问清楚时,他竟转身走了。

    他那话什么意思?什么叫她很快就会知道?

    带着浓浓的疑惑,金梧秋从花厅回到后院,打算进房换衣服时,经过的珍珠姑娘跟进房问:

    “东家,那个萧凛走了?”

    “嗯。”金梧秋应了声,便走入屏风,珍珠姑娘跟进去伺候,往金梧秋发髻上看了一圈:

    “东家您今日出门没戴簪花吗?”

    金梧秋将外衫除下:

    “戴了,收在荷包里呢。”

    珍珠姑娘接过金梧秋的外衫,将之掸了掸挂在一侧,打算待会儿拿去浆洗房,然后把荷包里的东西一一取出来。

    荷包就是金梧秋的随身包,放的都是些小玩意儿,珍珠姑娘找到了花簪和红宝石耳珰,将之放入金梧秋的首饰盒中,拿起荷包角落里的一块黑黢黢的牌子问:

    “东家,这是什么?”

    此时金梧秋已经换好了衣裳从屏风后走出,往珍珠姑娘手上瞥了一眼后回道:

    “哦,常念离京时给我的东西。最近忙,一直没时间整理。”

    金梧秋走过来,从珍珠姑娘手中接过常念留给她,让她今后用来救助常思的乌木令牌。

    令牌沉甸甸的,上面有看不懂的文字和一些造型奇异的花纹,金梧秋盯着看了会儿,忽然觉得这令牌上的花纹有点眼熟,不甚确定,将之拿到窗边,对着阳光看了会儿。

    这乌云蔽月的花纹,竟与她丢失的那两只手镯上面的花纹十分相似。

    金梧秋之所以会穿越到这个世界来,就是因为在一个古董摊上买了一金一玉两只手镯,当天晚上,她在无人的江边夜跑时,遇到天生异象。

    她戴在两只手上的镯子忽然发出奇特的光芒,与天际明月相呼应着,当金梧秋把两只手冲着月光抬起时,她就被吸入了另一个时空,胎穿成了金梧秋。

    而那两只手镯也跟随而来,金梧秋一直宝贝的很,直到萧凛离开之后,手镯和银票一起不见了。

    但她问过萧凛,他说自己只拿了银票,他堂堂一个太子殿下,应该不会说谎吧。

    毕竟那两只手镯的做工并不精细,金梧秋也是冲着眼缘和支持手工制品的想法才买的,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那并不值什么钱。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

    她手镯上乌云蔽月的花纹,为什么会跟常念这块令牌上的花纹相同呢?难道她的手镯其实来自乌月国?

    “东家,您在看什么?”珍珠姑娘也凑过来,看了半天没看出什么明堂。

    金梧秋说:“拿笔墨纸砚来。”

    珍珠姑娘领命而去,很快为金梧秋在梳妆台前铺陈笔墨,金梧秋把乌木令牌当镇纸,照着令牌上的花纹,将她那两只手镯的模样画了出来。

    **

    老信国公谢安的忌辰,每年信国公府都会大办,以示缅怀尊敬,今年也不例外。

    金梧秋没想到自己也会被邀请,是一公主亲自到涌金园送的帖子,还给金梧秋带来了不少礼品,以谢她上回帮谢恒脱罪。

    “原本这种祭奠白事,不该下帖子请的,但你未曾与国公府交往过,今后若是往来,总得有个契机。”

    祁淑向金梧秋解释,在她看来,金梧秋如今已经被摊在明面上,陛下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亲口承认了她,那今后肯定是会进宫的,进宫以后大家就是正经亲戚,有事时合该走动。

    金梧秋不好跟她解释自己未必会进宫这件事,但送上门的帖子肯定得收,待一公主走后,金梧秋吩咐珍珠姑娘去打点了一套丧仪用品,在老信国公忌辰那日带去。

    忌辰当日,金梧秋与祁珂相约而行。

    信国公府外车水马龙,来往的都是或白、或黑的马车,上门的宾客也大多素服麻衣,一公主祁淑与一驸马谢恒在布置好的牌位前接待,祁珂拉着金梧秋上前,按照规矩燃香磕头。

    “今日人多,招呼不周处万望见谅。”祁淑说完对祁珂吩咐:“你今日帮我招呼梧秋,可不许怠慢了。”

    祁珂老神在在的点了点头:

    “放心吧,自家弟媳不会见怪的。”

    她的声音不小,周围有宾客听到后,纷纷向金梧秋投来关注的目光,看来祁昭的宣传很到位,大家现在都知道皇帝找了个女人,叫金梧秋。

    实在不愿被人当猴子一样看,金梧秋正想让祁珂带她去后厅休息,就听门外一声吟唱:

    “清河小崔夫人到。”

    谢恒听到后立刻迎了出去,他的母亲便是清河崔氏,来的这个小崔氏应该是他姨母之类的人。

    一位端庄的青衣妇人出现在众人面前,谢恒迎上前,亲近的唤了声:“姨母好,怎的还劳动您过来。”

    谢恒这么说着,目光往小崔氏一行人看去,尽管知道他的母亲没来,但他还是忍不住看一眼确认一下,谁知在看到跟随在小崔氏身旁的女子时,谢恒整个人都愣住了。

    不仅仅谢恒愣住了,在场宾客有好些也都倒吸一口凉气,包括祁珂:

    “我天,见鬼了吗?”

    金梧秋不解,顺着大家的目光往小崔氏身旁的女子看去,头发挽着的一位年轻少妇,一十七八岁的样子,容貌清雅脱俗,周身自有一股难言的雍容气度。!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