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5 章 095(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国库之艰难,此事就成了。”

    朝廷没钱了,只能想方设法筹钱,这卖盐引就是个好法子。

    别的商人买了盐引可能需要去盐场排队,迟迟等不到食盐,但刘记自己就掌握着两个盐场,完全不存在这个问题。

    只要拿到了盐引,便可名正言顺地发财,将食盐大批大批地销往江南,甚至更北更西的地区。

    这事要成,就得用上郭富的人脉。刘子岳琢磨了片刻,笑道:“郭大人此计再好不过,只是此事要劳烦柯大人了,他那边劳烦郭大人打点,记在账上即可。盐引这东西,不怕多,即便刘记消化不了,也可转让给广州商会的商人,此事郭大人尽管放手去做。”

    郭富到底是才来,总不能白白用人家的人脉,毕竟人情这种东西总是要还的。

    郭富笑了笑说:“殿下,都是自己人,打点就不必了,殿下既允了,臣这就去做准备。”

    刘子岳仔细回味了这番话,品出了点意思,郭富应是想将柯建元也一块儿拉过来。由此可见,两人的关系非常不一般,这柯建元只怕就是当年在户部时郭富的心腹。

    这等人才,能过来是南越之福,他当然不会拒绝。

    刘子岳哈哈大笑道:“郭大人说得是,都是自己人,那我就不见外了。至于上奏这事,我现在就吩咐池正业去做。”

    随后,刘子岳又带领郭富认识平王府的属官和各自负责的事务。

    见到郭富,冉文清是最高兴的,以后政务与财务分离,

    ()    他只需专注政务,守好兴泰即可,再也不用兼职管账了。

    现在刘子岳在军营挂了名,不能离开太久,此间事了,他就要回广州。

    临行前,他与公孙夏单独谈了一回。

    “前几日我收到京城的来信,郭富辞官后,去年遇到利州地震,又额外支出了一笔银子,还少收了三州的田赋,国库又紧张了起来。崔元庆这户部尚书的位置恐怕坐不稳。”

    公孙夏点头:“没错,自从经历废储风波后,太子的状态一直不大好,现在陛下重新启用晋王,他的压力非常大,完全也顾不上崔元庆这边。崔元庆手段本不及郭富,如今接手户部这个烂摊子,又有晋王等人在背后暗戳戳地扯他的后腿,这么下去,不是他坚持不住辞官,便是陛下厌弃他,撤了他的职。”

    刘子岳将柯建元的事告诉了公孙夏:“相爷,这个柯建元是何许人也,你可了解?”

    公孙夏印象不深:“臣离开京城时,其还没爬上户部左侍郎一职,但好像那时候就跟在郭大人身边了,应是郭大人的嫡系亲信。郭大人既有此一说,那此事十拿九稳,殿下尽管放心去办就是。”

    刘子岳笑了:“相爷,我不是不相信郭大人,而是想着,咱们能够找机会将柯建元推上去?郭大人的人,不就等于半个咱们的人吗?”

    最后一句话成功把公孙夏逗笑了,他欣慰地看着刘子岳:“殿下这提议甚好。”

    最好的是,殿下都知道主动出击,想方设法地往自己碗里扒拉人手了。想当年,他跟徐云川送上门,殿下都不大理睬,照旧钓鱼。

    刘子岳说:“此事还得劳烦相爷了。”

    他在京中是没什么人脉的,这个事陈怀义肯定不方便出头,所以只能让公孙夏出手了。

    公孙夏一口答应:“殿下放心,此事交给臣便是,等时机成熟了,就让柯建元上去。只是,国库这个烂摊子不好收拾,柯建元未必能胜任。”

    没看郭富这个人精都跑了吗?

    刘子岳说:“无妨,能做一天是一天,等不能做了,正好来给郭大人当副手,郭大人也不用整日熬夜了。”

    郭富对南越库房里的银子非常满意,但对这些账房、管事相当不满意,这几日正在计划好好重新磨练一番这些人。他打算将国库的那套账目管理方式简化后,挪用到南越,细分管事们的权责,重新建构南越的财务机构。

    但南越这些管账的人大部分都是商贾出身,完全跟不上郭富的思维,这让郭富很是头痛。

    公孙夏想到昨天郭富见了他就抱怨的样子,也抚须大笑:“殿下说得是,柯建元能来,郭大人要轻松不少。”

    两人谈完柯建元,转到了太子身上。刘子岳有些发愁地说:“我担心崔元庆是压垮太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公孙夏无奈地说:“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崔元庆迟早得下,只是希望时间稍微晚一些,多给咱们一些时间。”

    ***

    京城户部,崔元庆确实焦头烂额。

    这才三月,国库就没多少银子了,因为过年期间花得多,年后又要给利州三地百姓拨一笔银子购□□种和农具,帮其恢复生产。虽说这笔钱是借给百姓的,但到底是从账上实实在在拿了这么多银钱出去,最早也得秋收后才能收回来。

    而且年后还发生了两件喜事。

    一是九公主出嫁一事,九公主颇得圣宠,所以这次嫁女儿,陛下也是极为大方,不但赐了一座公主府,还赐了大笔的嫁妆,说是红妆十里也不为过。

    一是十四皇子出宫建府封王一事,亲王府邸,王府的各种配置,还有俸禄,零零总总加起来,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除了这些,还有各种常规的开销,官员衙役们的俸禄,禁军、西北驻军、江南驻军的军饷,这些总是少不了的,户部每个月都要固定支出一笔银子。

    这才三月,很多地方庄稼刚播种下去,距收田赋还有至少半年的光景。国库就这么点银子,他能不头痛吗?

    崔元庆翻了户部过去每年的卷宗,发现都是寅吃卯粮的法子。郭富真是个能人,什么借钱,分批拨款,卖盐引的法子都用尽了,甚至还给一批商人免了十年的税,就为了换一笔银子应急。

    这搞得他现在完全没增收的法子,因为郭富真是把能想到的搜刮银子的方式都用尽了。

    但五月是代王大婚的日子。

    代王在诸王中排行十一,母妃在宫中也算得宠,所以他这次大婚也比较隆重,陛下已经交由了礼部来主持。

    现在礼部那边已经将预算的单子送到了户部。

    看到那上面罗列出来的各种开销,崔元庆简直要昏厥了,这又要花一大笔银子。倒不说户部现在拿不出这笔银子,只是将这笔拨下去了,下个月的日常开支怎么办?这距秋天可是还有几个月,这中间可没太多的进项。

    而且这种事,一年还得来好几遭,毕竟陛下还有几位年岁不小的公主皇子没成亲。这么一想,他就想到了平王,平王也老大不小了,弟弟们都成婚了,他还没成婚,万一哪日陛下想起,他这婚事恐怕立马就得提上日程。

    得,又是一大笔银子。

    崔元庆现在只求陛下这会儿千万别想起还有个儿子老大年纪了还没成婚这事,不然户部真的吃不消。

    因为银子的事,他愁得头发都多白了好几根。

    崔元庆也去找过太子想办法,但太子精神很不好,只说委屈他了,会想办法的,然后就没下文了。

    估计太子那边暂时也是指望不上了。

    不过很快崔元庆便见到了转机。

    三月底,刘记商行突然通过黎丞递了一封折子上来。折子上说近几年,南越气候炎热,盐场的产出有所增加,如今听闻南越两个盐场都有所结余,因此刘记商行想向朝廷购买一批盐引,希望朝廷能够支持。

    延平帝询问大臣们的意思。

    盐业巨利,有部分大臣也牵涉其中,因此并不支持这事:“陛下,盐引已经发得够多了,现在江南等地缺

    一部分盐,不若让商人前去南越采购,岂不两相得宜。”

    “南越路途遥远,这事小商人恐不好办,陛下,微臣认为刘记这提议可,刘记拥有船队,可降低采购成本与运输成本,早日满足江南百姓用盐的缺口。”有官员不赞同。

    ……

    大臣们分成两派,各不相让。还有一部分只是在一旁看热闹。

    崔元庆还在愁银子的事,有些心不在焉的,没发话。

    等下了朝,柯建元找到他,低声道:“崔大人,属下认为刘记需要盐引一事是咱们的机会。”

    崔元庆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怎么说?”

    柯建元笑道:“大人,一张盐引一万两,这完全可暂解国库之困,也可解大人之忧!”

    “区区十万两而已,能起多大作用。”崔元庆无奈地苦笑道。

    这次刘记上的折子是想购十张盐引。

    柯建元摇头:“大人此言差矣,听闻这刘记富得流油,让其出一百万两也是不难的。咱们可私底下与其沟通,让他们一次性拿一百张盐引,岂不是就有上百万两银子了?”

    十万两柯建元不怎么看得上,是因为这笔银子解不了他目前的困局。但一百万两就不一样了,这笔银子完全可以将最近三个皇子公主的婚事和册封办好,如此一来,户部的银钱又能多撑一段时间。

    他立即坐直了身子,问道:“一次拿这么多银子出来,刘记能答应吗?”

    柯建元轻蔑地说:“他们不答应也得答应,要么一百张,要么没有,这事大人愿意出面替他们争取说情就已经是给他们脸了。他们若不答应,那大人完全可袖手旁观,左右也没什么损失。”

    “有道理,我这就让人去通知刘记。”崔元庆连忙安排了心腹走一趟客栈,去见刘记的人。

    下午,心腹便回来了:“大人,刘记的人听说要一口气拿一百张盐引,有些勉强。但经过小人的劝说和解释,他们已经明白了大人的难处,因此答应了下来,还送了一件礼物给大人,请大人多多关照。”

    说着掏出一个精致的木盒。

    崔元庆打开一看,是一方上好的端砚,而且有些年头了,估计得值个几百两银子。这些商人果然是有钱,他天天为了银子发愁睡不着,人家一出手就是他几个月的薪俸。

    盖上盒子,崔元庆说:“既然他们已经答应,那我进一趟宫,尽快将此事敲定了,省得陛下否决了这事。”

    现在不同意此事的大臣居多,站出来支持的寥寥无几。

    这事对延平帝来说也不是什么大事,若不是他前阵子才夸了刘记,估计这会儿就已经驳回此事了。

    但崔元庆有信心让陛下答应这事。

    ***

    延平帝正在延福殿处理政务,听说崔元庆求见,就让他进来。

    “微臣参见陛下!”崔元庆进殿先行礼。

    等了一会儿,延平帝放下了笔,抬头道:“免礼,崔尚书,代王的婚事筹备得怎么样了?”

    崔元庆心里咯噔了一下,知道礼部那边打了小报告,延平帝心里不高兴了。代王大婚这事,本是由礼部筹备,关户部何事?陛下这么问,分明是在问银子为何还没拨过去。

    崔元庆无比庆幸自己走了这一趟,不然面对皇帝的责难,他还真是没办法,撑得过今天也熬不过明天。

    “陛下,微臣正是为此事而来。”崔元庆据实以告,“陛下,郭大人在任上时为平息红莲教作乱,花了不少银钱,将户部的结余都花光不提,还借了一笔银子。如今微臣上任不久,又遇利州地震,所费颇多,导致国库紧张……”

    延平帝可没耐心去听这一笔一笔的细账,他皱眉打断了崔元庆:“你就说吧,国库到底还有多少银子?”

    崔元庆直说:“还有一百五十万两!”

    “那不得了,这么多钱,抽一笔出来办代王的婚事还不够吗?”延平帝不悦地说。

    以前郭富在,这些事总是办得稳稳妥妥的,哪有这么多的事。

    崔元庆垂首道:“回陛下,马上到四月,各衙要发薪俸,禁军那边也要拨一笔军饷过去,还有天气转热,禁军换衣的时节到了,下个月的银钱会比往常多一些……”

    听到这些个数字延平帝就头大,按住额头道:“还有吗?”

    哎,要是郭爱卿还在该多好。

    平心而论,崔元庆干得并不是太差,无奈他有个干得极好的前任。这么一对比,就衬得他特别无能了。

    崔元庆听出了延平帝心里的不爽,连忙说道:“陛下,微臣这里有一计,可解国库空虚之困。”

    “说吧。”延平帝冷着一张脸。

    崔元庆赶紧说:“陛下,今日朝堂上,刘记上奏想购买盐引这事给了微臣启发。微臣听闻,刘记商行生意做得极大,富可敌国,十万两对他们应是轻而易举,百万两应该也不难。因此一下朝,微臣就让人前去找了刘记的人,跟他们商量,让他们一次性购买一百张盐引。这样既可让南越多余的食盐有路可销,又能让户部多一份收入,岂不是两全其美?”

    延平帝听了这话,一口就答应,紧绷的脸色都缓和了许多:“好,崔爱卿,这事做得不错。”

    至于盐引会不会泛滥,商贾会排多久的队才能拿到盐,甚至可能永远都拿不到盐,延平帝完全不在意。

    崔元庆心底大大松了口气,这事总算是成了。

    他连忙道:“是,陛下。”

    当天,延平帝就下了旨,批了一百张盐引给刘记商行。

    国库也顺利入账一百万两银子,崔元庆大大地松了口气,皱了许久的眉心总算展开了。

    他拍着柯建元的肩膀,有意示好:“此事多亏了柯大人的妙计,不然还有得头痛。今天天气好,又有喜事,咱们去喝一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