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安史之乱(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队了?站到朕这一边了?”

    嘴角一抽,这种微妙的感觉,还真是让李隆基心思有些荡漾。

    “站的好,站的好啊!”

    “来人,召这个张巡入京觐见!”

    “朕要重用之!”

    能力是次要的,忠心是必须的。

    经过天幕验证的真心,在朕与其他皇帝中间选择了朕,李隆基对张巡很满意。

    十分满意,相当满意!

    他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才!

    大明。

    “少见多怪。”

    朱元璋看着天幕上的後人似乎对於张巡吃人感到震惊,还因此吵了起来,不禁冷哼一声。

    吃人算得了什麽呢?何况是在那种情况下。

    “岁大饥,人相食,後人不是知晓这些吗?”

    “不是说有记载的天灾五千多次吗?”

    “谁能像他们一样,生活如此富足啊?”

    後世的许多东西,即便是从苏瑾的视角流露出来的些许,都有不少让他感到羡慕了。

    甚至於他的父母兄弟,都是饿死的。

    所以从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朱元璋,根本不觉得这吃人算什麽张巡的污点。

    他忠诚於大唐,值得称赞。

    同样的,大明的文人们也要忠於大明!

    “如果那钱谦益能有这张巡的忠勇,携南京军民拚死抵抗建奴到最後一人,我大明,或许还能保全半壁江山……”

    对於这样的人,朱元璋深深的唾弃之。

    至於後人的许多评论,在他看来更是笑话。

    “封张巡为睢阳王,於睢阳建庙,将其一生所为全部写上,令睢阳百姓祭拜!”

    这样忠诚於皇帝的精神,他可太喜欢了。

    正因如此,必须要好好宣传。

    “给咱记住了!全写,一字不落,一字不改的写!”

    後世的一些人或许觉得吃人是一个值的诟病的地方,但他可不这麽认为。

    如果有人能够为了他大明吃人,那他就要鼓励这种行为!

    张巡为了老李家吃点人不算什麽,同样的,大明的忠臣良将如果能够为了大明的延续,吃点人,那也同样不算什麽!

    当然,建立这庙宇的目的也不是什麽吃不吃人的,而是为了宣传张巡的忠勇精神。

    他大明,就需要这种忠於皇帝的臣子!

    “重八……这件事……”

    总觉得有些不妥的马皇后欲言又止,不知该说什麽好。

    吃人一事,到底是让她心中有些异样,但看着自己丈夫那坚定的模样,她还是将自己的话咽了下去。

    这种事,她不好评价。

    大秦。

    “胡亥?”

    嬴政特别想知晓胡亥对此如何作想。

    “胡亥!”

    叫了一声,没有得到回应的嬴政,声音陡然提高了几度。

    “儿臣丶儿臣在。”

    “你怎麽看?”

    “儿臣丶儿臣……”

    冷汗直冒的胡亥知晓,自己若是回答错误,至少还得是一顿毒打。

    连忙好好思虑自己老爹的心思。

    後人的两种观点,他一时间不知道站哪一种好,更重要的是,他不知晓自己老爹站哪一种。

    突然,胡亥眼前一亮,像是想到了什麽绝妙的主意,道:“父皇,要不先尝尝,再做决定?”

    嬴政:“?”

    嬴政:“!”

    “混账东西!”

    一时间没有反应来的嬴政心中满是疑问,转而明白了他是什麽意思的嬴政,瞬间怒的抽出了老父亲的皮带,狠狠的抽打了下去。

    【宝应二年春,田承嗣献莫州投降,送史朝义母亲及妻子於唐军。史朝义率五千骑逃往范阳,史朝义部下李怀仙献范阳投降。史朝义无路可走,於林中自缢死,其馀部分叛将投降,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

    【唐廷任命降臣田承嗣为魏博(节度使,李怀仙为卢龙节度使,李宝臣为成德(节度使,薛嵩为相卫节度使,此後唐朝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

    大唐。

    到这里就结束了。

    李世民松了口气,看着最後的字眼,却又充满了绝望。

    “藩镇丶唐末丶五代……”

    “原来说宋朝的时候提及的唐末武人道德败坏,是这麽一回事。”

    “藩镇割据,五代更迭,必然战乱不断,百姓民不聊生。”

    “也怨不得那赵匡胤要收回兵权,限制武将了。”

    这一下,唐宋的历史连起来看,此前的些许疑惑也一扫而空,但更多的是,对大唐命运的绝望。

    到了这里,他大唐日後还有中兴吗?

    ……

    晚间。

    长孙皇后离去之後。

    李世民暗中安排亲通道:

    “你去查查这扬汪的族人现在何处,查到之後……”

    “做的乾净一点。”

    知晓了安史之乱的历史,有了杨贵妃和杨国忠两人,他是决不能容许这样的人在进入大唐後宫和朝堂。

    虽然事情终究要落到李隆基这个昏君头上,可是其他的不稳定因素,他也要剔除。

    皇后不希望他这样做,他就暗中做好了。

    还有那武氏,日後也要颁布一项祖制,武氏女不得入後宫。

    他不禁想到了承乾。

    这武则天,多半就是他後宫的女人,而李治则是李承乾的儿子。

    如此倒是说得通了。

    他只需要教育好儿子,武则天不入李承乾後宫。

    那麽日後的李隆基也不会出生,大唐也不会有一位叫李隆基的昏君了。

    如此一来,昏君的问题解决了,杨贵妃和杨国忠的问题解决了,武后的问题也解决了。

    虽然不知晓这样做日後会引起什麽样的反应,究竟是好是坏,但是……知晓了这些事,让他什麽都不做,比杀了他都难受。

    “承乾……”

    叹了口气,李世民也对日後有些迷茫了起来。

    “朕也不知晓这样做究竟是好是坏,但朕不想坐以待毙……”

    “朕会努力留给你一个强盛的大唐。”

    “哪怕因为朕的改变让大唐更早覆亡,朕也认了。”

    “毕竟,如果不做点什麽,朕真的不甘心啊……”

    搜书名找不到, 可以试试搜作者哦, 也许只是改名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