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降雨(1/2)
现在建康城里政务小组当家, 把那些鸡零狗碎的什么“防疫”看得比天还重, 要进城买卖的农人只能认怂不语,心下却颇不以为然——这些少男少女都是衡阳王从人贩子和老鸨手上救□□的,那是感激涕零无以为报, 把殿下看得好似天神, 莫论衡阳王只是敕令一场春雨, 哪怕他说太阳是从西边升起,这些少年人也必定坚信不疑。
但农人们与庄稼打了半辈子的交道,比谁都更知道一场雨水的分量。他们目不识丁,但自记事以来, 每一年都能看到因为天气而逃难的流民——雨水太少会旱死, 雨水太多会涝死,高高在上的老天爷只要稍不如意,无数的贫农乃至温饱之家就会瞬间跌入地狱, 沦为生死线边挣扎的灾民。这些灾民辗转乞讨、只求活命, 但只有极少数的幸运儿能卖身豪族,绝大部分都成了路边无声无息的饿殍。
盗贼乱兵只有过境才会杀人,但九天之上那不能揣摩的气候, 可是无时无刻不在杀人。
农人们胼手胝足在田地里日夜奔波, 像不知疲倦的黄牛一样忍耐了无数的饥寒苦楚, 一年到头拼死拼活,也只能在官府和豪族的盘剥下勉强糊口。但就算日子再如何的困窘艰难,平时再怎么样的挣扎求生,哪怕是克扣下自己活命的口粮,年初岁末给雨师河伯供奉的那一碗饭都不敢短少。他们不敢指望雨师眷顾自己这小小的收成,只是企盼天神能高抬贵手,留下一点活命的粮食。
对于耕作求生的农夫而言,天帝阎罗什么的固然是位高权重,高不可攀;但掌管天气的雨师河伯,才是最可敬畏、绝不能亵渎的尊神。别说小小的平民要在雨师手上挣扎求存了,就是天下最尊贵的皇帝,上天的嫡子,不也得一年年的祭祀雨神么?
在对雨神敬畏与恐惧的双重心态下,政务小组颁布的那条公告就显然是过于轻佻,乃至于刺眼了。进城的农人心下不快,回家之后还添油加醋的形容了一番,在乡间田里激起了新一阵的讥讽。不仅是大字不识一个的粗人在嘲笑衡阳王的狂妄;就连见多识广的老者都连连摇头,说十几年前江南大旱,皇帝率领百官与玄武湖求雨,三日三夜也没有求下一滴露水;衡阳王又有什么本事,竟敢移檄雨神?
就算他们有一点什么炸坞堡的法术,也断没有这个脸面!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略通笔墨的里长邻长在众人前摇头晃脑:“区区一个凡人,也能如此轻侮雨师么?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众人纷纷点头,嬉笑着各自回家,沿路还在商议着朝中贵人的...
愚昧荒谬。
不过话虽如此,到了第二日凌晨的寅时,还是有不少农人摸黑偷偷起了床——雨水是农耕的命脉,哪怕衡阳王的布告有九成九是假,这些人也愿意去城门看看情况。
——只不过路上遇到了昨日一同非议政务小组的熟人,免不得有些尴尬罢了。
时值孟春,寅时天气尚且一片昏黑。城墙边两扇大门紧闭,只有昨日张贴的雪白告示还在晨风中猎猎飞扬。郊外的人群渐渐围聚而来,顶着冷气彼此寒暄几句后,便探着头往城门里张望。却见门缝中只透出空旷长街,似乎并没有人值守。
眼见着四周并无眼线,四处聚集的人群便稍稍放开了胆子,议论起了城墙上布告的荒谬可笑;一开始还只是老生常谈的讥讽朝廷的愚蠢,聊着聊着话题逐渐大胆,终于有心怀不满的豪强放肆开口,公然指斥乘舆。
这些人在乡间混迹已久颇有声望,因此说的话格外能煽动民心。他们在告示前大声议论、忧心忡忡,拐弯抹角地暗示众人:衡阳王狂妄无知为非作歹,若仅仅是自作自受,倒也罢了;万一雨师因此迁怒,岂不要祸害一城的百姓么?
这几句话惊悚到了极点,不偏不倚打到了农人最恐惧的软肋。于是围观的人群登时一片哗然,彼此面面相觑;有几个胆小的干脆是摇摇欲坠神情张皇,连脸色都惨白了起来。眼见着顷刻间众人都是惊骇失措,终于有人按捺不住,从人堆中站了出来:
“张老爹,你这话也没有道理。朝廷也不过就是说了几句大话,哪里就会祸害一城百姓了?”
众人循声望去,却见站住来的是个身量高大的黝黑汉子。这汉子姓王行三,乡下都叫他一声三四郎。这人原是有个妹妹在城中帮工,却因一点小事被主人家打成重伤,迄今以来不能下床;前几日政务小组搞了个什么“扫黑”,才叫他妹妹沉冤得雪。现下听到众人说话太不象样,王三自然要挺身而出,为朝廷稍作辩护。
但里长张老爹是何等狡黠的人物,只上下看了这个粗笨汉子一眼,便在肚子里翻出了制服的法子。他呵呵一笑,语气中却说不出的刻毒:
“王三,你口口声声,说这只是‘几句大话’、‘不会祸害’。话里头的意思,是今年都会风调雨顺,不会有什么变故了??”
这一句话阴险狠辣,摆明是要把天气变动的黑锅全扣在王三郎头上。王三郎下意识觉得不妙,但他口舌笨拙,想来想去还是只能讷讷出声:
“我——我——”
“你什么你?”张老爹笑容阴冷,以拐杖笃笃敲着地面:“一口唾沫一个钉,说了不会祸害,那不就是风调雨顺了?王四,你说的话算不算数?”
王三张口结舌,惊惶之余抬头一望,却见四周指指点点神色怪异,围着他的众人已经纷纷投来了目光,神情之中绝非善意。他心中突突一跳,额头已经渗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