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希望工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552章 希望工程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入大厅,微尘在空气中飘浮,带着些许宁静的氛围。

    亚瑟穿着一件深蓝色的长袍,站在教学楼的宽阔走廊边踱着步子。

    他表面是在履行学监的职责,监督审视这群着急忙慌赶来上课的学生们是不是昨晚又喝了个酩酊大醉。实际上,他的脑子里却还在琢磨着《茉莉花》和《今夜无人入睡》的五线谱。

    在确定了将要改编《图兰朵》后,亚瑟等人很快就确定好了分工。

    其中孟德尔颂和舒曼主要负责全剧大部分的合唱与咏叹调,时尚文学巨头迪斯雷利先生负责在歌德原着的基础上对剧情进行二次加工。

    至于亚瑟的任务……

    在大伙儿看来,他拿到了最难的部分。

    因为负责将观众引入神秘东方氛围的序曲,以及男主角卡拉夫表达迎娶公主坚定心意的独白咏叹调将由亚瑟一并操刀。

    但对于心中有数的亚瑟来说,这两个曲子一点儿也不难,序曲用《茉莉花》,卡拉夫的独白咏叹调便用《今夜无人入睡》。

    其实,如果不是由于害怕喧宾夺主,亚瑟原本还打算把图兰朵和卡拉夫最终对峙的合唱部分一起解决了。

    但是,改编《图兰朵》的最终目的毕竟是为了促成舒曼先生和他女朋友的好事。

    在最终决战中,这段合唱本身就是为了表现图兰朵的冰冷心肠被卡拉夫的爱所融化的。

    这个部分无论如何都应当交由舒曼自己解决。虽然他要融化的冰冷心肠并不是美丽公主的,而是那个死活不同意嫁女儿给他的未来岳父的。

    但即便他的任务只有两首曲子,即便他的心中已经有了底稿,但是真正上手作曲依然有不小的难度。毕竟这可不是一个人钢琴独奏,在谱曲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到整支乐队能否保持相互协调。

    而为了呈现最好的舞台效果,亚瑟还得仔细斟酌应当出动哪些乐器。

    对于《今夜无人入睡》这首曲子,弦乐组必须集体出动,小提琴丶中提琴丶大提琴一个都不能少。而在高潮部分,还需要出动低音提琴来提供深厚的音色。

    管乐方面,木管和铜管也得一起上,长笛丶双簧管丶单簧管丶巴松管来提供温暖的色彩,圆号丶长号丶小号用于增强戏剧性和情感的高潮。

    除此之外,还要引入打击乐器,在激动万分的时刻唯有定音鼓才能提供震撼人心的力量。

    当然,古典歌剧的好朋友竖琴肯定也不能拉下,缺少了竖琴的歌剧还能叫浪漫主义歌剧吗?

    至于钢琴和管风琴是否出场,那就得视孟德尔颂极为推崇的那位男高音乔瓦尼·鲁比尼先生能否兜得住现场了。

    如果他的嗓音条件真的如孟德尔颂说的那样,可以轻松到达F5,那就不需要钢琴和管风琴来做和声支撑,但是如果他的身体状况不好,那恐怕就得让孟德尔颂亲自上阵用钢琴给他兜底了。

    单是安排《今夜无人入睡》的演奏,就已经将亚瑟的心力耗损了一大半。

    但是相较于开幕序曲《茉莉花》,《今夜无人入睡》已经算是简单的了。

    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展现尽可能多的东方氛围,这可是一门大学问。

    毕竟欧洲的交响乐团里可没有二胡丶古筝丶琵琶和竹笛。

    亚瑟这几天基本一直在琢磨,该如何用英国笛来模仿代替竹笛,竖琴能否模仿出古筝和琵琶的音色等等问题。

    本来光是考虑这些就已经足够烦人的了,如果你身边还有一个自诩掌握着艺术权柄丶还喜欢多嘴多舌的魔鬼,那编曲过程简直堪称酷刑。

    每当亚瑟觉得安排已经足够恰当了,站在一旁饶有兴致观望着的红魔鬼便会跳出来挑刺。

    虽然亚瑟很想反驳他,但是当他把阿加雷斯的想法落到实处时,又会发现这样的变动貌似的确更妥当。

    如果这位地狱公爵仅仅只是热心的提出编曲建议,那还不至于这麽招人烦。让人讨厌的是,阿加雷斯每次都只会在曲子即将完成时才会半带嘲讽的点评两句。

    而他的每次点评都意味着亚瑟必须重新改写已经定稿的曲目。

    其间,亚瑟曾经质问红魔鬼,为什麽不一次性把话说完。

    而对于暴怒的亚瑟,阿加雷斯先生却只是悠闲的躺在钢琴架上,不慌不忙的拿起他那把不知用了多少年的小锉刀锉着指甲:「我亲爱的亚瑟,咱们俩可没有形成交易。没有灵魂,我说的任何一句话都可以定义为怜悯。」

    亚瑟当然明白这家伙的意思,但是出于他对红魔鬼的了解,他越是说这种话就越是不能和他交易。

    因为阿加雷斯现在明显很享受看着他反覆编曲的过程,如果这时候他再乖乖贡献灵魂,那红魔鬼多半还要在交易中给他挖坑,然后再欣赏一次他追悔莫及丶悔不当初的痛苦心情。

    你问亚瑟是怎麽知道这一点的?

    那当然是因为他从前上过类似的当,当年他就是这麽被阿加雷斯送进伦敦大学的。

    不过,阿加雷斯肯帮忙总比一句话不说要好,虽然进度慢了一些,而且过程也相当折磨,但编曲工作总归是在以蚂蚁搬家的速度推进的。

    亚瑟就这麽一路神游的晃悠到了学校门口,没事的时候出来散散心,除了能够调剂心情,顺带着还能在这里监督一下哥廷根大学新任讲师欧姆先生的招生工作。

    学校的大门前,欧姆挥汗如雨的卖力宣讲着他的课程到底有多麽有趣。

    在经过一连七天的免费实验课宣传后,正式在欧姆那里登记缴费上课的学生大约有20人左右。

    或许和后世的大学课堂相比,20个学生算不得多麽出众的数量,但是要知道,哥廷根大学此时全校的学生也不过八百多人,欧姆能在一周之内便笼络到20个学生付费上课已经属于相当优秀的成绩了。

    而他的招生成绩之所以能这麽优秀,也与他早年坎坷的人生经历有关。

    作为一名常年奋战在中学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欧姆的教学水平要远超大部分哥廷根大学的自然哲学教授。毕竟对于中学教师来说,教学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至于理论研究水平,那都属于是锦上添花的东西,有的话当然好,没有也不影响工作。

    当然了,欧姆的招生工作进行的如此顺利,还有另外一点原因。

    那就是亚瑟私底下还给他安排了几个学生当托。

    亚瑟深知以欧姆的学术水平,获聘哥廷根大学的实验物理学教授绝对是一点毛病没有。

    但是没办法,学校的规定摆在那里,要想获聘教授就必须得走这个流程。

    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像他这样特事特办,凭着国王签发的国玺诏书和汉诺瓦王国的行政命令一路平趟学术委员会的老教授们。

    为了能让欧姆在获聘教授前,安安心心的留在哥廷根。亚瑟特意嘱咐了俾斯麦,让他带上几个关系好的同学去欧姆那里报课,至于报课的费用,亚瑟就按照双份的金额给他们私人报销了。

    这种白送上门的钱,俾斯麦这个欠了一屁股债的穷鬼自然不可能放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