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奴才愿立军令状,3年平吴!(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刀,监督这些俘虏老实搬运粮食。

    中途不时有人坠河,也许是脚下不稳,也许是天黑照明不好,也许是想跳江逃命。

    总之,

    吴军无所谓!

    这种水文情况,能活着上岸的那是他命硬。

    ……

    一袋袋的粮食堆积在岸边。

    然后装上辎重车,运到梅岭山脚下。

    忙活到后半夜,突然天降暴雨,刮起狂风。

    正在浮桥上的200多绿营兵俘虏,纷纷落水。

    随着一声巨响,

    浮桥断了!

    次日清晨,舟桥营只收回了小部分船只。

    所有人诧异的发现赣江水位又又又涨了,上涨的速度可怕,肉眼可见的,岸边在一尺尺的向后退。

    翻涌的波涛里不时看到漂浮的尸体,有百姓的,有清军的,有牲畜的。

    就连天不怕地不怕的李二狗也开始懊恼。

    下令:

    「搜罗燃料丶粮食,搬到城门楼子里。再找些匠人,在城墙上搭棚子,能遮太阳能挡雨就行。」

    「弟兄们以后尽量睡在城楼上,城内不要待了。」

    次日,

    一夜没睡安生的李二狗,职业病发作。

    下令牵了几十只家畜到城墙上,还临时加盖了遮风挡雨的牲畜栏。

    「指挥使,这是?」

    「我告诉你们,这世上什麽事都没有饿肚子可怕。防止断粮!」

    ……

    正如李郁所料,

    放南昌百姓出城割麦子的结果就是百人出,三十人回。

    大部分人携带值钱细软乾粮,出城避难于野。

    他们不是单纯的不信任吴军,而是不相信任何军队!

    与大兵同城,一旦断粮,百姓堪忧。

    更有一层顾虑,

    所有人都目睹了吴军主力撤走,假如清军卷土重来,再度收复南昌。

    按照大清惯例,收复失城,一定要先杀一波再抢一波。

    抢劫小民,振奋士气。屠杀小民,震慑贼兵。

    你不能指望封建军队拥有道德。

    而由于赣江的水位过于汹涌,吴军3艘战舰也被迫起锚溜走。

    他们要尽快进入脱离险境,

    湖口县已经不安全了,发大洪水,必淹。九江,也不提了!

    长江水疯狂倒灌鄱阳湖~

    上游雨水也在疯狂的输入鄱阳湖~

    ……

    这是一场影响范围极大的洪灾。

    江西全省除饶州丶广信2府之外全部被洪水波及。

    受灾最严重的是上游吉安丶建昌丶抚州3府,有接近10个县受灾严重,死亡人口很难统计。

    而云南丶广西2省援兵行至临江丶吉安两府边界,也遇上了这场洪水,狼狈不堪。

    广西绿营兵淹死失踪2000馀人,云南绿营损失1200馀人。

    古代行军打仗,

    优先选择沿着河流,或者沿着河谷行军。

    巧了~

    人喜欢走的路线,洪水也喜欢!

    在狂暴的洪水面前,人类脆弱无比。

    两省援兵被迫规避洪水,改道向西行军。

    总之,一比吊糟!

    ……

    梅岭,

    山腰山顶。分布着星星点点的帐篷和篝火。

    吴军被迫分散驻扎,适应地形。

    中军大帐内,

    李郁正在布置任务:

    「甘长胜,你调4个营砍伐树木劈成段,分发到各营做燃料,加盖油纸布。」

    「郑河安,你调3个营集中所有容器取水。士兵们随身携带的皮囊丶葫芦务必装满烧开过的清水。」

    「苗有林,你带人找山洞存放火药。」

    「李小五,你居中协调,把粮食分到各营。」

    「黄肆,你督俘虏在太阳谷修筑大营。这场雨若是继续下下去,很多帐篷撑不住的。需要更大的营区。」

    众将急匆匆领命而去。

    当前,不需要考虑清军的威胁。

    而要考虑怎麽渡过洪水暴雨的难关,几万大军要住宿丶要吃喝,这可不容易。

    ……

    「拜见陛下。」

    「先生请坐,伱建议的梅岭果然是个好地方。」

    「全赖老天庇佑,陛下天威,大军才能逢凶化吉。」

    王三松很会讲话,滴水不漏。

    李郁笑笑,示意他坐下喝茶。

    「据说先生在浮梁县有些产业?」

    「祖传的几间瓷窑罢了,如今在陛下麾下运转,都是一样。」

    「寡人会下一道旨意,物归原主的。」

    「谢陛下。」

    「跟我讲讲兵部?」

    王三松连忙放下茶碗,开始讲述他对兵部运转机制的了解。

    帐外雨声滴滴答答。

    李郁听的很认真,不时提出一些疑惑。

    王三松浑身解数,把清廷兵部的运行机制讲的清晰又生动。

    众所周知,

    把复杂的事讲的通俗简单,很考验讲话者的知识储备,属于学术范畴。

    把简单的事讲的复杂难懂,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属于不可名状范畴。

    ……

    几千里外的紫禁城。

    正在召开一场规模空前的朝会。

    在京6品以上官员全部参加,宗室皇族丶蒙古王公全部到场。

    太和殿内,

    压根站不下这麽多人,许多官职低微的只能候在殿外。

    6月初的天气,暑热烦躁。

    殿内充斥着一股汗臭。

    乾隆迟了小半个时辰,故意的。

    他就是想让臣子们明白,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坐上龙椅,接受山呼万岁的那一刹那,他看见了归京迟缓的抚远大将军章佳.阿桂。

    乾隆眼神冷漠,扫过他头顶,将视线落在了一张年轻,但充满朝气的脸庞——富察.福长安。

    帝国幼虎~

    ……

    「前些日子,朕被一些尸位素餐的大臣们给蒙骗了。夷使招摇撞骗的套路,其实拙劣无比,漏洞百出。一切责任全在罪臣们。如今,这事过去了,空缺的各部堂官,朕和吏部已经拟定了人选。军机处酌情照办。」

    「皇上圣明。」

    「南方各省的紧急奏报堆满了朕的御案。福建西部丶广东北部丶江西南部暴雨成灾丶洪水肆虐,云南的土司又开始蠢蠢欲动。伪吴逆贼更是连连攻取州县,绿营兵不能敌。只怕~」乾隆停顿了一会,平静说道,「只怕江西全省,此刻已经崩坏了。」

    太和殿内,一片死寂。

    突然,

    一个声音响起。

    「奴才愿立军令状——3年平吴。若不能,奴才甘愿一死以谢天恩。」

    说话的正是阿桂,他表情坚毅。

    于敏中没有动,稳如老龟。和珅用馀光瞥了一眼老对手。

    乾隆没有吭声,沉默。

    这种不合常理的沉默,让殿内的压力陡然加剧。

    ……

    「阿桂你在南方督师辛苦了,此事再议。」

    「皇~」

    「朕说了,再议!」乾隆陡然声音高了3度。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