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两股敌人合流了!(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阿仁,工业是关键。你可得上心。」

    「陛下放心,6大品类,43小类,臣都有一一过问,确保没有短板。技工招募丶机器推广,臣也祭出了悬赏制度。」

    「人才是关键!一定要重视发明,银子和官爵都可以给,让世人看到榜样。」

    杜仁点头,突然说道:

    「陛下,臣有个想法。」

    「讲。」

    「朝廷如今笼络了一些高明工匠,可臣担心这些匠官无法融入文官主流,又或者被排挤,被同化污染。」

    「你的意思是?」

    「臣想单独成立一个科学院。若有不愿跻身文官丶笨拙直憨之人可挂官员待遇在院中钻研。或许对彼此都好。」

    李郁笑了:

    「寡人准了,伱去办吧。」

    ……

    杜仁松了一口气,又想起来一人,说道:

    「陛下容禀,有位略有薄名年轻大夫,其人以廉价成药出名,省略了开方抓药煎药的环节。大户人家看不上,但颇受中小户百姓的推崇。」

    「哦?此人何名?什麽来历?」

    「吴敖,籍贯江苏,乃一不知名破落文人吴敬梓之孙。此人诊疗理念特殊,在吴门医派中是个异类。」

    「此人性情如何?」

    「臣观此人入仕之心炙热。」

    「不怕有野心,就怕他没有相匹配的实力。」李郁颇为兴奋,「你安排一下,让他过两日来见寡人。」

    「是。」

    杜仁还是很懂陛下的。

    他早就猜到此人的诊疗理念符合陛下的理念。

    ……

    18世纪,

    能吃饱饭就算是幸福人生了。

    生了病还能正经抓药看病的,那绝对是殷实之家。

    名医只坐堂,轻易不出诊。

    走街串巷的江湖郎中都是全科大夫,可以看人,可以看牲畜,还可以看风水。

    还兼职写家书,读书信,取名字。

    业务十分广泛。

    毫不夸张的说,江湖郎中和各路神婆撑起了民间诊疗的大半个天,膏药和香灰就是最好的安慰剂。

    李郁想,小小的改变一下现状。

    ……

    太监弄。

    因明朝太监在此居住收税而得名。

    李郁一眼就看到弄堂头新修的茅厕,门口铺了一层厚厚的煤渣,防止积水无法通过。

    左边为男,右边为女。

    没一会,司马尚来了。

    「拜见陛下,万岁万万岁。」

    杜仁赶紧亮明来意:

    「司马尚,陛下来视察你的工作了。」

    「是。」

    司马尚定定心神,开始述职。

    不愧为两榜进士出身,说话很有条理。

    「臣双管齐下,宣教和法令齐行。」

    「每日清晨,各户马桶集中清运出城,由府衙雇佣外地流民负责清运出城集中清洗。」

    「府衙和城外的几十户农户达成协议,他们每3日撑船入城一次,清理茅厕去做农家肥。府衙不收他们一文钱,但也不给他们一文钱。」

    「臣令人在各巷口贴出吴门医派诸位名医的联名告示,告知百姓马桶入河清洗乃百病之源,在河里洗马桶不止祸害自己,还祸害全城。」

    「凡有违令者罚做苦役半年,全家清运马桶。」

    ……

    司马尚继续小心说道:

    「不喝生水这件事比较难管。臣思来想去,陛下请看。」

    走了几步,

    见一面墙上,用白石灰水刷了标语:

    「喝熟水能长寿,喝熟水能壮杨。」

    「喝熟水每天多掏1文钱买煤,喝生水每年多掏1000文钱买药。」

    「喝熟水代表富裕,喝生水代表穷酸。」

    司马尚连忙介绍:

    「像这样的刷墙宣传在府城还有100多处,没花几文钱。」

    在场众人都笑了。

    李郁也忍俊不禁:

    「此乃善意欺骗,并无不可。」

    ……

    李郁突然问道:

    「听秘书处的人说,你还雇佣了几个老头子?」

    「是。皆为土生土长的高寿之人,年龄70岁左右。臣给了他们一笔钱,让他们说长寿秘诀是喝烧开后的水。其中有一位在60岁时令侍妾诞下了健康小儿,当时轰动全城,这也可以归功于喝熟水。」

    司马尚偷眼观察陛下反应。

    面色如常~

    不赞许不批评,那就是可行。

    他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越来越清楚这位陛下的脉搏了。

    在清廷当差,总是再苦一苦百姓。

    吴廷这边,是再骗一骗百姓。

    两相对比,高下立判!

    ……

    李郁望了一眼拥挤逼仄的巷子,终究是没有走进去。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马车转弯离开时,

    他恰好看见了一低洼处,污水聚拢,水体泛着黄绿色。

    问道:

    「如今城中家家烧蜂窝煤,那麽多的煤渣都哪儿去了?」

    司马尚连忙答道:

    「有的在巷口屋门外堆着,有的偷偷倒进河道。」

    「煤渣就是免费的铺路材料,怎麽能这样浪费呢?」李郁有些恼火,一时间居然忘了这事,「昭告各县城府城,百姓房前屋后泥泞低洼处皆可以煤渣填铺。」

    「陛下圣明。」

    ……

    江西袁州府萍乡县,武功山。

    天降小雪,气温降至冰点。

    4天前,

    吴军第5军团在得到了棉衣丶厚军靴丶盖耳帽等冬季御寒物资后,以3个营的兵力开始有计划的上山围剿。

    从沈子村上山,在金顶和张厉勇白莲残部激战。

    为了保住山寨,张厉勇部死战不退,死伤超过1400人,这还是在吴军没有火炮,且风力偏大影响了线膛枪精准度的前提下。

    当晚天公不作美,突降大雪。

    吴军的帐篷也挡不住这等严寒,只能在次日暂时后撤至山谷中的沈子村,待天气放晴后继续围剿。

    战场伤亡仅仅30馀人,冻伤摔伤却超过了百人。

    ……

    而深感恐惧的白莲残部果断放弃山寨,朝西南撤退进入了罗霄山脉。

    冬季,失去了据点,失去了暖和的屋子,后果可想而知~

    沿途减员掉队不知几何。

    山峰两侧竖立,

    中间一处谷底,破烂帐篷低矮窝棚连成片。

    乃是张厉勇部临时搭建的冬季宿营地。

    此地可避寒风,勉强不至于冻死人。

    但遍地积雪,食物难觅。

    普通士卒麻木绝望,捡枯树枝烤火,涉雪去林子里打猎,苦苦求生。

    不敢出山,怕引来吴军围剿~

    ……

    几近绝境时,

    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赣南陌客,不请自来,拜见张将军。」

    「你是何人?」

    此人摘下帽子,露出一根油光水滑的大辫子,

    微笑道:

    「鄙人奉江西布政使兼南赣镇总兵马忠义马大人之令,前来联络各方扛吴义士,共襄盛举。」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