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准备更改作战计划,推迟进攻时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恼怒之下的李云龙会做出什麽样可怕的事情?这个事是有先例的。

    想要依靠自己这边的指挥和步兵拿下这个防线损失实在是有可能太高了,所以对於李云龙来说这是不被允许的,他还需要利用这支部队继续向前进攻,绝不能在这样的防线面前损失过多的部队。

    为了减少部队的损失,他就只有一条路可走了。

    火力覆盖!

    李云龙噌的一下就从自己的凳子上站了起来,最後快步来到了电话旁边。

    “给我接炮兵纵队!”

    “炮兵纵队吗?现在把你们的火炮通通准备集结对准大同的日军防线在4小时后做好作战准备。”

    下达完指令后,李云龙就挂掉了电话,然後重新再次打了一个出去。

    “给我接空军指挥部。”

    “空军指挥部吗?从现在开始,所有的飞机在4小时后对日军大同防线进行无差别轰炸,在没有我的命令让你们停止之前,绝不允许停止!”

    随後李云龙再次挂掉了空军那边的电话,再一次接通了一个电话。

    “召集所有的军官来我的指挥部开会,现在有一个新的提案要进行翻译。”

    在做完一切后,李云龙这才重新坐回到自己的位置里,开始整理起了自己的着装准备开会。

    到现在为止距离对小鬼子发动进攻,还有7天的时间。

    今天的时间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为了应对小鬼子这坚固的防线,李云龙决定将进攻的时间再次向後推延7天。

    如此一来,距离全面发动进攻,那就是整整有14天的时间,而在这14天的时间内,不管是空军还是炮兵。都会对小鬼子的防线进行无差别的全面性质的轰炸炮击。

    也就是说等他这个会开完之後,4个小时以後,炮兵部队就会一直开火,直到军队正式要发起进攻为止!

    同时多出来的7天时间,李云龙还会安排生产新的大口径火炮K3加榴炮!

    该炮由德国莱茵金属公司於1934年启动研发,1939年完成首门样炮,1941年转由克虏伯公司继续生产。其设计初衷是突破敌方坚固要塞,成为德军攻城作战的核心装备。

    结构与技术特点

    K3采用锥膛炮技术,炮膛底部口径240毫米,炮口缩至180毫米,通过渐缩炮管提升弹丸初速。炮管配备热护套,并采用液气双后坐系统以控制射击后坐力。此外,还测试过滑膛炮管丶增加膛线数量等改进方案。

    性能参数

    标准型:口径240毫米,总重54.8吨,全长17.26米,炮管长13.1米,炮口初速970米/秒,最大射程37.5公里。

    增程型:使用锥膛技术后,射程提升至51.5-52公里,可覆盖柏林至易北河的距离。

    弹药包括152公斤高爆弹和混凝土穿甲弹,装药量17.6公斤TNT

    K3加榴炮可以说是这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