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七月(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诸多中原士子对益州的认知一样,益州是个道路阻塞偏僻的西南州郡,相比于中原,益州在中原士人的眼中,就和偏远的交州其实没有什么两样。

    甚至对于一些从来没有来过益州的人而言,陷在崇山峻岭中益州,无疑是远离中原文化的蛮荒之地。也就是如今天下动乱,否则绝不会又人去益州避难。而从侧面看,天下都动乱的了,人们想到的避难地方居然就是益州,由此可见,益州在中原人士看来是有多闭塞,多不通教化。

    然而如今这一切都改变了,益州将以满仓的粮食,强悍的甲兵,重新出现在天下人的面前。恢复昔年高皇帝,以巴蜀为根基,鲸吞中原的壮举。

    成都城外田间的阡陌上,刘范今日恰好领着牧府一众从属,来看看田亩间庄稼的生长状态。

    “有将军力主推广的龙骨水车和曲辕犁的帮助,今年蜀中郡县不仅开垦了大量新田,还都能够得到充沛的灌溉,看着这些长势喜人的庄稼,益州府库今年的粮食必定充足,说不得要多建些粮仓了!”王商跟在刘范的身边,喜悦的说着最近的收获。

    “粮仓筹建之事,文表还需多多费心。”点头示意,刘范好似忽然想起什么,也多叮嘱几句,“地点最好选择广汉境内,这样后续还可以供给给汉中使用。”

    虽然大家隐隐对刘范准备对关中用兵的事情有所耳闻,但汉中今年也大力拓展了农耕,若说道粮食收成,当是足够数万大军一年之用的。届时再从广汉稍微调拨些往汉中就够了,何必要费那么大力气将粮仓特意往广汉建设。王商有些不解。

    “将军,汉中今春的耕作也颇有成效,粮食想来也是足够的。待将军发兵时,再从蜀中带些粮食,想来是足够支撑关中作战了的。为何还要将粮食囤积在广汉呢?”

    “倘若我告诉你关中今岁会有大旱,今春的农物一粒也收不上来呢?”见不止王商一人露出疑惑,其余众人都有所不解,刘范索性详细的将关中可能发生大旱,以及接下来会导致的一些列变故都说了出来,最后刘范说话,目光又意味深长的盯着王商瞧。

    “将军是想以益州之粮,赈济关中?”王商能稳妥处理一州政务,自然也不会是愚笨的人,瞧着刘范的模样,明显就是在向他确认可行性后,王商稍微估量一下,也沉声开口,“其实按照今春的播种,以益州军粮赈济关中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毕竟这几年间,关中人口大量流失,很多流民都迁徙到别的地方去了。但是,这也仅限于赈济关中。若真选择赈济关中,将军还要小心在今岁至明年秋收前不能爆发战争,否则,益州绝对难以支撑!将军且不能慷益州之慨,解他人之危。”

    “文表宽心,此事我自然知晓。”听着王商越说越凝重的语气,刘范当然要先安抚住他,只有到时候真的发生什么意外,实在不行就攻入荆州,向景升兄借一些应急吧。

    【看书福利】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见刘范应承的真切,王商也不疑有他,当下便开始筹谋着运作益州粮食,以最节省的方式,运输到汉中,再由汉中为中转运输到关中去。

    而益州牧府众从属开始谋划着运输粮草的事情的时候,数月前派遣前往南中的张松也带着南疆的地形图和当地的贡品回到了州牧府。

    州牧府厅堂内,看着皮肤黝黑了几个色度的张松,刘范也有些感慨,“不曾想子乔竟能在两月间,如此出色的完成了此等艰难任务,实在不愧这益州俊贤的称呼。”

    “将军谬赞。”谦让一句,张松便侃侃而谈起此行的收获,“此番我与文长以牧府使者的名义,分别前往了越嶲郡的邛都、三缝、青蛉,永昌郡的云南,益州郡的滇池、俞元,牂牁郡的夜郎、鄨县。其中越嶲郡的事情由于黄公衡一直在与当地夷王交涉,所以,我等安全过境,带去将军诚意后,越嶲夷王也决定归附将军,并复遣五千叟兵供将军驱使。

    至于永昌郡内,山林洞府颇多,我只拜会了云南当地一名孟氏洞主,表达将军的善意后,孟洞主也很开心,赠送了大量象牙与百余名蛮族勇士,接着抵达益州郡滇池、俞元的时候,当地大姓,爨氏和李氏也很客气,热情的招待后,更有李氏族中一少年,随我一同返回了成都。”

    “哦?还有遣人过来的?”听张松忽然说南中还派人过来,刘范忽然来了兴趣。目光也投向其身侧那位扎着垂髫的稚童,颇为意外。

    “此子乃俞元李氏的少年,名恢。自小崇仰益州文化,希望能够跟随我一同来益州修习,将来好回去治理俞元。”

    “李恢?”张松说完,刘范也是愣了住,平日不说倒是没有印象,经过张松这么一提起,刘范好像突然就想起来,益州似乎确实有一个叫李恢的才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