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3章 季米来(2/2)
相比奥卡洛夫等人愁眉苦脸的样子,晋北军诸将可就是眉开眼笑了。东方大夫君安排为计划后,就悠哉悠哉的过起了清闲日子,反倒是铁默不得不时时关注战事变化。攻打伯约骑兵团,不管结果如何,其实意义都不大,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制造幌子,把车臣人和南斯拉夫人的思路搞乱,让他们摸不清晋北军的战略目的。
大批的南斯拉夫人驰援万勒斯丛林,不可能躲过探子视线的,南斯拉夫人和车臣人配合生疏,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毕竟人数众多,万勒斯丛林面积广阔,森林茂密,根本不适合大军团交锋,很容易被车臣人和南斯拉夫人拖住。
王左挂制定的计划非常简单,就是不断佯攻,将对方的思路搞得越乱越好,然后找到机会集中兵力,从北边直插丛林境内的乌拉尔山南部。如今克里米亚各个公国进一步派出兵力驰援万勒斯丛林,那么东部各国境内兵力势必空虚。只要用一支精兵翻过乌拉尔山,就能将克里米亚东部各个公国搞得天翻地覆,到那时,不用强攻万勒斯丛林,那些车臣人和南斯拉夫人憋也能憋死。
万勒斯丛林真的很大,东西绵长,南北宽广,三万多平方公里的面积,在整个西方大陆绝无仅有,这片丛林太大了,想要以常规手段在几万守军面前夺下丛林,难度太大了,就算拿下来,耗时一定很长。同样,因为丛林面积太大,进攻不好进攻,防守也一样不好防守,很难做到兼顾所有。
万勒斯丛林一半雨季一半雪层季节,高山冰河,丘陵蜿蜒,沼泽密布,典型的喀斯特地形更让这片丛林变得神秘莫测。哪怕生活在当地的南斯拉夫人,也不敢说真的了解这片森林。正是基于丛林的未知性,所以王左挂才大胆地制定了穿越丛林北部的决定。
尚可喜很快就回到了营中,话说这次攻打伯约骑兵团,打得一点都不过瘾,马鞭甩给亲兵,摘掉头盔,兴冲冲地跑进了帅帐中,“殿下,你是不知道,那帮子车臣人一点准备都没有,要不是大夫君下令不得追击,早把他们宰杀干净了。”
显然尚将军没有尽兴,前段日子在北索米亚光打野蛮人了,一点意思都没有,好不容易捞到了正事,结果碰上了库克这个老油条。铁默示意尚可喜先喝口热水,面上笑眯眯的,也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些什么,“我的尚将军,本王跟你说过,后边有的是仗让你打。你先休息一日,明天你和达哈勒将军还有定山,领三万步骑给本王攻打拉什骑士团驻地,这一次给本王狠狠地打。”
尚可喜才懒得管其中奥妙呢,反正有的打比什么都强,另一边,奥卡洛夫和杜德罗斯克可有些提心吊胆的,生怕东方步骑再玩闪电式突袭,斥候往外延伸了将近十里地。让杜德罗斯克郁闷的是,东方人接下来又没动静了,直到晚上,连个人毛都没看到。要不是实力差距过大,杜德罗斯克和奥卡洛夫真想派兵攻出去看看了。
腊月初三,又是一个清晨,许多车臣人和南斯拉夫人还在埋锅造饭,就听到砰地一声巨响,丛林外围驻军就遭到了晋北军猛烈进攻。这一次,晋北骑兵分散阵型打头阵,冲着地方外围阵地卷了过去。驻守外围的是刚刚驰援过来的四千南斯拉夫步卒,他们根本没跟晋北军交过手,面对晋北骑兵锐利的进攻,表现的比伯约骑兵团都不如,许多南斯拉夫人还刚放下锄头拿起木枪,看到身边的战友被砍死,胆子一破,哗啦啦往林子深处跑去。
罗申科得到警报后,就立刻率兵前来驰援,结果跑到半路就看到许多南斯拉夫人像猴子一样在林中横冲直撞的,一时间气的脸都黑了,“都别逃.....小心陷阱.....陷阱啊,我干你娘的,陷阱啊....”
任凭罗申科喊破嗓子,那些南斯拉夫人却听不懂,再说就是听懂了,这些人也未必会听罗申科的话。之前为了阻止东方人,林子里不知道设下了多少陷阱,本来是想杀伤东方人的,现在倒好,那些南斯拉夫人竟然成了趟陷阱的。罗申科气的双眉倒竖,浑身直打哆嗦,这些南斯拉夫人是帮忙的呢,还是拖后腿的呢?
一个南斯拉夫人跑着跑着,一脚踩进了坑里,紧接着一根绳子套住脚腕,还没反应过来,人就被吊到了半空中,两根木棍子从侧面刺过来,这个倒霉的南斯拉夫人突兀着眼睛没了生息。南斯拉夫人盲目逃窜,搞掉了许多陷阱,可越是如此,局势越乱,罗申科一拍马鞍,狂骂一声,“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让咱们的人往后撤,前边的陷阱估计没用了。”
车臣人的心里在滴血,他们辛辛苦苦弄了无数陷阱,结果没搞死东方人,反倒让盟友火了一把。别说车臣人痛心,就连负责主攻的周定山也是哭笑不得,早就知道丛林里有陷阱,之前还准备将俘虏的战马派出去趟陷阱,现在好了,战马估计也用不上了,这帮子南斯拉夫人直接当了先锋兵。
车臣人也真够苦的,费劲千辛万苦找来了盟友,结果却是一群猪队友。南斯拉夫人在前边趟陷阱,周定山也不忙着进攻了,反而吩咐道,“告诉尚将军他们,放慢进度,跟南斯拉夫人保持一定距离,有这些南斯拉夫人帮忙顶在前边,可是省了不少事呢。”
尚可喜等人也不是傻子,根本不用周定山提醒,就有样学样了。于是乎,万勒斯丛林中部外围形成了诡异的一幕,晋北军步骑在后边追,速速不快不慢,一直跟南斯拉夫人保持十几丈的距离,在晋北军步骑的压迫下,南斯拉夫人成功的完成了趟陷阱的重任。晋北军在外围没有遭到半点像样的抵挡,出奇的顺利,这一切都得归功于南斯拉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