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力微电子的机会(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美日之间的贸易争端,以及九十年代初的经济泡沫的破灭,日本六大半导体公司大量缩减半导体产业的投资,并开始大量裁员,力微电子科技集团能够以较为优惠的价格获得相应的技术授权,并且招募了以木村博士为首的大量科研人员,极大地加快了16M技术的研发进度,这也是能够在新加坡立足的根本。

    即便如此,以力微电子科技的开发进展,如顾远德所说的最理想情况,也晚于韩国不到1年半的时间,而相较于日本第一次展示16M的DRAM芯片样品,已经过去了4年。

    “不论如何,不能晚于这个时间了,你们想办法。”

    这个行业就是一步跟不上,步步落后,赢者通吃,如今产能即将大幅度提升,就缺技术了,蔡致良只能这样划定红线,否则的话仅仅每年的技术授权就可以拖垮力微电子,曾经台湾的DRAM公司都是这么破产的。….“顾教授,老廖,1987年底的时候,只能说是恰逢其会,因为美日两国因此展开数次贸易大战,让我认为这个行业是有大发展的,就投资了这个行业,毕竟当时金河在金融市场上大赚了一笔,同样需要长远的投资规划。所以同德州仪器合作,有了金河德州电子厂的投产。这个过程,天行和老廖是最清楚的,我当时就想,即便是将来未能如我们所愿,将生产线卖掉,还是可以收回成本的,甚至还能略有盈余。”

    蔡致良说着当初投资DRAM工厂的来龙去脉,敲着桌子,说道:“现在形势不同了,这10亿美元砸下去,就没有退路了,力微电子科技集团必须拿出破釜沉舟的决心,然后在这个市场上生存下去。”

    等到这座规划中的晶圆厂投产,力微电子科技集团将不再是一个局限于台湾一隅之地,微不足道的半导体企业,毕竟这笔10亿美元的融资,是今年DRAM芯片行业最大的一笔投资,比日本六大半导体企业都要多。

    “现在新加坡政府在金融和人才方面的支持,是力微电子科技集团所能争取的最好的条件和发展良机,不要辜负它。”

    如果没能抓住这次机会,力微电子科技集团将不会再得到同等绝佳的机会,也将如同它的前辈,德州仪器一般黯然退出这个行业,甚至力微电子科技没有这个机会,只能宣告破产。

    “蔡先生,力微电子科技集团已经准备好了。”廖成凯才是负责运营的总经理,道:“随着明年年初8英寸晶圆厂开始投产,制造成本将会进一步降低,哪怕日韩再次开启价格大战,我们有把握应对。”

    如今的日本半导体企业元气大伤,暂时无力发起价格大战,而韩国三星虽然逆势而起,产能和成本尚未建立起绝对的优势,所以力微电子科技集团短时间内不必担心芯片价格的闪崩。

    这也是力微电子科技集团最后的机会,绝对是不可辜负的良机。

    “台湾那边还是要多方维护,尤其是那些电子厂。”

    毕竟工厂都在新竹,客户也都是台湾的各大电子厂,在计算机与元器件行业,产值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蔡致良道:“至于工研院那边,等力微电子科技再次扩建时,希望他们能够满足力微电子科技的要求。”

    经过十年的发展,台湾已经积累了雄厚的半导体工业基础,而且还在去年投资两亿美元,攻克4M,16M技术以及0.5微米制程,远不是新加坡能比的,所以拒绝力微电子科技集团的略微苛刻的要求,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按照工研院的进度,下半年可以完成4M技术的研制。”对于工研院的研究计划,作为最大的半导体企业,力微电子科技集团自然也知之甚详。新笔趣阁

    “产能太小了。”蔡致良直摇头,如果没有这座晶圆厂的投产,即便力微电子科技集团有再先进的技术,也无法转化为利润。

    力微电子科技集团在新竹的工厂,经过两次扩建之后,已经是台湾最大的DRAM芯片生产商,占据着六成以上的产能,其余工厂可想而知,根本不足以同韩国三星,日本NEC,东芝这样的大企业竞争,而在DRAM行业,无力竞争,就意味着只能在价格战中破产,没有例外。

    “蔡先生,晶圆厂投产之后,仅仅4M的芯片,月产量将会达到1000万,最高可以达到1800万以上。”顾远德总算说了句非常提振士气的话,虽然同日本NEC等大企业还有一定差距,却也不再那么悬殊,这就看良品率,展示技术能力的时候。

    “产能还是要继续扩大,明天要同陈先生谈一谈此事。”蔡致良说的陈先生自然是半导体发展基金会的主席,道:“我也会在适当时候,跟淡马锡的执行长谈一谈,让他们思想上有所准备。”

    力微电子科技集团改组之后,淡马锡将以14%的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此次8英寸晶圆厂投产,对于力微电子科技集团来说,等于重新起航,意义非凡。

    .

    李卫公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