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全息:始皇穿刘辩2(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作为典军校尉的曹操刚开始并没有跟着始皇一起离开。

    毕竟他这个职位特殊,如果跑路了,那也太明显了。回头别人一看就知道是他放跑了皇帝,洛阳城中可还留着一部分曹家人呢。

    所以曹操是直到洛阳乱起来才护送家人离开的。

    他们混在逃出城的大臣里并不起眼,一路顺利来到了关中。

    结果刚赶到西都长安,正好撞见传讯兵送来东都洛阳的最新消息。

    曹操:得了,我还得再赶回去。

    目前陛下手里的将领不是特别多,他不可能留在大后方不打仗,肯定要去前线的。

    东都那边知道了陛下还活着的消息,必然不会善罢甘休。

    董卓他们干得出来另立新君的事情,那就是一条路走到黑了。现在认错没有任何用处,只有一不做二不休把小皇帝掌控到手里,各地军队才会投鼠忌器。

    到时候,他们再对外宣称小皇帝其实不是皇帝,是有人偷了玉玺伪造的诏书。面上过得去了,再有兵力傍身,还能翻盘。

    所以洛阳那边必要攻打函谷关。

    曹操辞别始皇之后又快马加鞭回了函谷关,去陪吕大将军一起守城。

    吕布看他回来哼哼一声:“有某在此,用得着你过来帮忙?”

    当初过函谷关的时候,陛下就夸他英武不凡,函谷关这等要紧地方就得他亲自守着。

    于是他带着一小半人马留守函谷关,剩下一小半继续护送陛下西行,等把人送到了才回他身边一起守关。

    吕布就觉得这是陛下看重他,为此十分得意。

    现在看到一个新的将领过来,顿时和小孩子多了个跟自己抢糟吃的对手一般,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曹操没和这驴计较:

    “汉函谷关距离洛阳太近,还可以想法子绕过去。陛下的意思是让奉先将军去守绕路的道,操留守函谷关。”

    吕奉先一听高兴了:“那敢情好!”

    守在关中不方便骑兵冲杀,他也不耐烦打守城战。另一条道就不同了,那边可以正面对决,而且地形也不算难走,不会妨碍骑兵行动。

    汉函谷关距离洛阳就百里不到,后头三百里的位置才是秦函谷关。这个位置距离河洛平

    原太近了,关隘开口确实是大。

    把吕将军哄走了之后,曹操开始安排防守事宜。

    虽说陛下是特意绕开了洛阳,先把诏书下发到各地的。让各州准备讨伐董卓,再往洛阳去信。

    但也难保洛阳那边不会提前得到消息,选择趁各地军队过来之前攻打西都。

    他曹孟德可不能在这个事情上马虎,陛下的安危最重要。

    函谷关这里有本身就驻扎在这边的守卫军,陛下后续还调遣了关中其他地方的军队过来支援,撑到讨董联盟赶到洛阳不成问题。

    洛阳董卓那方确实提前看到了诏书内容,不过也没比正经诏书送达早太久。

    毕竟董卓忙着呢。

    又要给自己人封赏,又要和袁院争权,还要应付洛阳城内不服管教的大臣和世家,一时间简直焦头烂额。

    刚开始董卓收到各地在组织兵马要打过来的消息时,没太放在心上。他在皇帝失踪的时候拥立新君,各地肯定要以他不忠为由讨伐他,他早就猜到了。

    不过他可不怕这个,各地军队能有他从凉州带来的能打?

    说起来也怪袁隗从中作梗,早同意他伪造小皇帝的尸体不就没那么多事了?

    袁院反而觉得董卓是个傻子———你倒是找个和皇帝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出来啊!

    尸体哪有那么好伪造?又不能随随便便划花脸,不然人家一看就知道是假的。算来算去还是烧焦的那种最合理,偏偏放火的是他们袁家的袁绍,要是别人就好了。

    袁隗心里把袁绍这个傻缺骂了个狗血淋头。

    可惜袁绍早就溜之大吉了,没法被袁隗拎过去当面骂。

    这人在听说董卓想坑他一个害死皇帝的罪名时就气得跳脚,直接带人离开了洛阳。

    不走等着被董卓弄死吗?

    万一那家伙一不做二不休把他杀了,然后对外宣称他害死皇帝畏罪自杀,他冤不冤?

    因为和董卓的这个私怨,袁绍跑去冀州后听说了皇帝诏书的事情也没想着给洛阳送消息。

    好吧他也送不了。

    冀州牧草泰馥本就担心他袁绍过来抢自己的州牧之位,偏偏自己打不过袁绍只能捏着鼻子忍着。

    如今皇帝都问责袁氏满门了,

    他还忍什么?

    趁着袁绍没有防备,他直接把人下狱了。

    袁绍亲兵倒是想闹,他们世家的私兵没那么尊重朝廷。然而袁家这次牵扯进去的不是小事,有脑子的人都知道闹的话就真成反贼了。

    如今皇帝只是问责,没有要处死袁绍的意思。他们如果阻碍冀州牧办事,冀州就能说他们想造反,到时候袁绍才真的要丢命。

    韩馥也不想和袁家闹得太僵,于是听了手下谋士沮授的建议,如此劝说:

    “本初一时糊涂烧了宫门,毕竟没有酿成大错。另立新帝与他无关,都是那袁晚老匹夫的意思。尔等若随本州牧一同讨伐董贼,也算是戴罪立功了。"

    想帮主子减轻罪责吗?来干活吧。

    袁氏一族毕竟树大根深,还有挣扎的余地。赶紧和袁院那疯子割席,你们还能捞到点体面。

    别的袁氏族人确实是被牵连的,但袁绍可不一样,他确确实实烧了言门。所以不干点活的话,袁绍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袁绍的部下被劝动了,加入了关东联军。

    不知道董卓回头看到袁绍的人居然跟着关东联军一起打自己是个什么心情。

    他现在后知后觉发现了小皇帝的存在,已经调兵去打函谷关了。

    然后发现守关的是曹操,绕道还有个吕布。一个两个都很难缠,根本没办法轻松打过去。

    董卓这边要骂人了。

    小皇帝什么时候拉拢的这两人?还有那个吕布不是丁原的人吗?丁原呢?

    部下回道:

    “丁原接到皇帝诏令,摔了我们送去的金银财宝,已经和留守洛阳的人打起来了。”

    董卓:???

    丁原你可真会审时度势啊,一听说小皇帝还活着立刻跟老子割席,可把你能的。

    董卓气得额头青筋突突直跳。

    始皇带走吕布的时候可没让吕布杀丁原,所以丁原还能活着给董卓添堵。

    历史上董卓忽悠吕布杀掉丁原,是觉得这家伙驻扎在洛阳附近会威胁到自己。正好丁原死了吕布就能带着对方的剩余人手投奔他董卓,这招堪称一箭双雕。

    现在没了吕布,董卓只能继续和丁原维持表面的和平。

    >结果还没来得及想出别的办法处理掉这家伙呢,对方先被小皇帝找了上门。

    事实证明他忌惮丁原没忌惮错,这家伙是真的会背刺他的。

    丁原:"啊呸!本将军当初进京可是何进假冒陛下旨意骗来的,我可没有你那么大的野心!现在陛下亲自下诏书了,本大汉忠臣当然不能与你狼狈为奸!"

    董卓:???要点脸!

    谁不知道当初何进是假冒陛下旨意的?结果一个两个不还是跑来了?打的什么主意以为别人不知道呢!还好意思说自己是忠臣!

    不过是看小皇帝没有大家以为的那么好掌控,恐怕是个难对付的英主,这才飞快地改变口风投诚罢了。

    董卓不得不摒弃前嫌去找袁隗商量对策,看能不能从皇帝是假冒的这一点上做文章。

    结果他们还没商量好怎么弄,外头都已经认了对方的身份了。

    原因无他,皇帝身边有荀氏、王氏等不少大世家的子弟,这些世家子总不会认错皇帝吧?

    始皇:该利用世家声望的时候就得用。

    世家危险是真危险,好用也是真好用。

    问题不大,还能控制。

    始皇已经不把董卓放在心上了,关东联军准备完毕,洛阳遭受两面……三面夹击,丁原拉拢了其他边军一起对董卓下死手,效果不错。

    于是始皇腾出了空来,可以思考该怎么打断世家的垄断。

    世家恐怖的地方一是家族子弟可以轻易做官,垄断言场;二是门生故吏遍天下,到处都是自家提拔的人脉;三是和不同家族联姻,关系网错综复杂。

    但是说到底还是第一条问题最大。

    后世没有世家垄断的王朝,难道就没出现后两种情况吗?是出现过的。

    明清时期照样有首辅太傅一类的满朝都是他们的学生门人,结党营私把控朝堂。也有家族枝繁叶茂到处联姻,广结亲家。

    但他们却无法延续太久的辉煌,因为这只是一两代人的结交。

    所谓人走茶凉,如果领头人去世了,他的下一辈或许还能得到姻亲和学生的帮助。

    但是再下一辈呢?第三代的人有了新的关系网,进入了新的姻亲和师生体系里,谁还搭理你?

    因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