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天之后,摆放在杨公镇海港码头和鄞县灵桥码头的募捐箱同时开箱点验。

    两处募捐场所都邀请了当地士绅名流和官员作为见证,而且还有成千上万的百姓前来看热闹,这些募捐箱里面的钱自然是一文都不少的被当场清点清楚。

    杨公镇海港,五口募捐箱,共计募集捐款一万零七百余贯。

    灵桥码头,十口募捐箱,共计募集捐款三万八千五百余贯。

    这些钱全部都是零散的钱钞,以普通会子居多,还有少量十两百两面额的银会,除此之外就是几百斤零散铜钱。

    募捐箱清点清楚之后,这次所有募捐也就宣告结束。

    小龙湾海港捐款十八万贯。

    募捐箱获得共计四万九千二百余贯。

    三味居义卖会获得二万三千五百余贯。

    百花楼义卖会获得二十五万二千三百余贯。

    另外还有几个骗子卖猫捐了一万五千贯,还有一些商人和民间士绅也通过捐赠的渠道捐了差不多一万多贯。

    所有的捐款全部汇总之后,总的捐款数额达到了惊人的四十八万四千余贯。

    所有的捐款都在接下来的两天之中都陆续运送到府衙一间专门的仓库保管,赵葵亲自安排属下参与清点登记,并且还安排官兵和自己的亲卫亲自守护。

    而这两天之中,随着善款的汇集,一张张感谢公告和布告也贴满了鄞县和杨公镇的大街小巷,将善款的渠道、数量、大额捐献者的名单、两次义卖会的收益等等所有细节全部披露的清楚明白,通过布告的方式向庆元府百姓进行公示。

    赵颀的这些举动,不光让所有捐赠者感觉受到了尊重和礼遇,同时也让庆元府的百姓有了新的话题和谈资,大街小巷凡是贴有布告和公告的地方,一天到晚都有人聚集观看,其中还有识字的人摇头晃脑的大声朗读,让围观者中不识字的人也能够听懂。

    信息公示,在大宋并不稀奇。

    哪怕是在北宋末年京师汴梁被金国人包围之后,朝廷公示仍旧每天按时发放,向京师百姓通报战况和眼下的困局,甚至宋徽宗出城和金国人谈判,朝廷都还发榜通告谈判过程。

    但自古以来,出榜安民都是朝廷和各地官府的事。

    而这次小龙湾海港为鄂州募集军饷,这既不是朝廷的事,也不是官府的事,更不是商业过程,但却能够把募捐信息披露的如此清楚完整,对于庆元府的老百姓来说,这还是有史以来第一遭。

    三天之后,所有的捐款全都在府衙汇集清点无误开始封箱。

    赵葵也准备将此事写一份详细奏章递送京师。

    “大帅,府外赵颀求见!”一个亲卫前来书房禀报。

    “哦,快请,老夫也正想找他!”赵葵闻言点头,同时吩咐仆从烧水冲茶。

    几分钟后,赵颀跟着亲兵来到书房,几句简单寒暄问候之后就在书房坐下。

    “大郎今日前来府衙找老夫何事?”赵葵一边写奏书一边问。

    赵颀最近没少来拜访赵葵,也知道赵葵的作风,微微拱手之后从怀里掏出一封信说:“魏国公,今日小龙湾海港突然有人匿名送来三十六万贯捐款!”

    “什么?”赵葵手一抖把奏书糊了一大块,惊讶的嘴巴半天没有合拢,醒过神来把毛笔一丢站起来说,“此事当真?”

    “千真万确,眼下这笔钱还存放在小龙湾,捐款之人还留下一封信,但却并未署名!”赵颀认真点头。

    “老夫看看!”赵葵伸手接过书信一扫,脸色更是怪异,因为上面就只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众志成城保家卫国十六个笔力苍劲而潦草的字,但却并未署名。

    看罢赵葵坐下来揪着一把雪白的胡须默然许久之后说:“如此大手笔的捐赠亘古未见,当初范蠡资助越王勾践复国,但也还求名求利,三十六万贯如此巨大的财富,竟然匿名捐献,着实太过匪夷所思……”

    赵葵靠在椅背上方式自言自语的嘀咕,明显被这笔巨款弄得有糊涂了。

    “魏国公可否还记的前几天百花楼义卖会最后出现的两个道士?”赵颀轻声提醒。

    “云松子~”赵葵恍然大悟的一拍大腿。

    “不错,虽然信上并未署名,但这笔款却并非没有痕迹,前几天杨公镇吕家花四十万贯买下云松子师徒的五色水晶法器,当时晚辈就在场,本来也是想买下来,但吕家最后出价最高,那道士拿到四十万便乘船离开了杨公镇,今天突然一艘没有悬挂名号的商船停靠在了小龙湾海港新修的码头上,船家声称是受人所托捐赠这笔钱,眼下整个庆元府能够一次性拿出三十六万贯的人屈指可数,而且这些钱我们开箱清点,的确发现有吕氏标记的银锭&h-->>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