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七章 小球的答案(1/2)
虽然勇士队交易来易建联的机会很小甚至可以说没有,但这丝毫不能阻止老尼尔森对他的喜爱。
就像历史中波波维奇对詹姆斯一样,虽然没机会合作,但也挡不住他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说想执教詹姆斯。
不过喜欢归喜欢,易建联在后面的比赛中会成为老尼尔森最头疼的问题了。
两天后,总决赛的G4在甲骨文球馆继续开打。
老尼尔森这场比赛做出的应对是,他降速了!
他没再去和公牛队拼速度和转换,而是降节奏把比赛转入到阵地战中。
这种调整看着很意外,但这也正是现在老尼尔森和历史中老尼尔森的区别。
历史中的老尼尔森对进攻无比痴迷,所以他的球队就从来没有过防守。
但是现在,这一点早在小牛时期就已经发生改变了。
要不然的话那支小牛队也不可能最后夺得总冠军。
他仍旧是进攻型教练,但是也有一定的阵地战和防守能力。
在上一场打完他认识到现在的易建联是能力全面环绕伊巴卡的存在。
继续拼小球的话,勇士队很可能还和上一场那样输掉。
他把比赛拖入阵地,而且利用兰德里作为突破口。
所以你在比赛中能够看到的场景是,兰德里不止一次的在低位持球单打。
和他对位的佩贾是锋线摇摆,但是典型攻强守弱的球员,面对兰德里确实很劣势。
而且虽说伊巴卡不如易建联,但勇士队场上的空间还是在的,公牛队那边还不好包夹。
这个战术在一开始起到了很不错的效果。
而且斯科特又是标志性的双手环胸,呆若木鸡。
有同行衬托,老尼尔森是尽显诸葛尼尔森能力。
不过很快,这个战术的作用就满满变小了。
并不是兰德里的状态出了问题,而是,勇士队在防守端没招了!
换上奥登,奥登出不去。
用伊巴卡,保罗突篮下得分又很容易。
这也是历史中很多球队面对勇士死亡五小会出现的场景。
老尼尔森这是被别人用自己的战术给打的没脾气……
他心里面把斯科特这个无耻之徒给骂惨了。
不过骂不顶用,勇士队最后还是以110比116输掉了G4。
公牛队那边全面开花,保罗、易建联和汉密尔顿的得分都上了20。
2比0,2比2。
这个大比分变化,谁也想不到。
而且这种变化是完全看得见的。
老尼尔森祭出了没有中锋的阵容,勇士队占到了上风;
公牛队有样学样,因为阵容更适合老尼尔森的战术,又变成了公牛队占到上风。
“伪小球阵容”充斥着整个总决赛。
总决赛到现在为止依然悬念很大,但可以预见到,不管今年谁夺冠,老尼尔森又要大火一把了。
因为他又一次引领了篮球潮流,而且这次还是在总决赛这样的大舞台上。
“勇士队还能怎么办?”
在TNT的最新一期节目中,解说三巨头抛出了这样一个话题。
虽然悬念还有,但是和总决赛开始前完全不一样的是,现在明显是公牛队占到了上风。
他们真的要完成球迷的期待,把这个赛季谱写出传奇色彩了。
但是人有时候就是这样,你期望一个人能够胜利,但是当那个人真的要胜利的时候,你有会希望处在下风的那一方能够扭转局势。
这就是所谓的“同情弱者”心理。
“他们需要孙!”
巴克利还是一如既往地答案。
“查尔斯,这不是一个球员的事情,这是一种全新的篮球理念。”
这一次没等肯尼·史密斯,厄尼·约翰逊就先接过话茬。
在这之前,他们从没见过不用大中锋反而会占到优势的情况。
如果奥尼尔还在,或者奇才进入总决赛,有姚明在,这样的情况都不会出现。
但是现在这种假设不成立!
他们所看到的现实情况就是,两支球队现在无论谁用大中锋就会处在绝对劣势。
说是钱德勒和奥登的内线统治力不足也好,说是老尼尔森的疯狂试验成功也罢,现实就是这样。
“我倒是有一个建议。”
肯尼·史密斯这次的表情很认真。
他的这种情绪也把巴克斯和约翰逊的好奇心拉满。
“既然是没有中锋的阵容,我觉得勇士队可以做的更彻底一点,把卡尔·兰德里也换下去。”
“什么意思?”
巴克利一下没反应过来。
“让KD打四号位。”
肯尼·史密斯说出了自己的理解。
“你是认真的吗?”
巴克利满脸的不可思议。
史密斯的这个理解可以说非常大胆了。
因为杜兰特虽说身高够,但是他现在的体重是不可能打的了四号位的。
甚至在孙昊来勇士队之前,他更多时候打的都是得分后卫。
这位置摇摆的幅度有点太大了。
“我是认真的,我们不能单纯地去看KD能不能打四号位这个事情,我们得看他们的对手,告诉我KD如果打四号位对位的球员是谁?”
史密斯开口反问道。
“佩贾·斯克亚科维奇。”
厄尼·约翰逊替巴克利回答了。
交流好书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在关注可领现金红包!
“所以?所以!”
肯尼·史密斯摊手看向巴克利。
巴克利思索了一阵,接着点头了。
为了追求极致的空间感,公牛队那边是用佩贾打的四号位。
但真要说起来佩贾,也是主打小前锋为主的。
虽然他的体型包括他的体重是可以打四号位的,但他打四号位的时候打法和传统四号位没有共同点而言。
换句话说,杜兰特在低位使出吃奶力气顶人这种想象中的画面并不会出现。
两人的攻防会更多集中在外线和无球上。
这么一看的话,杜兰特打这个四号位完全没有问题。
TNT这期节目很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