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7、998节 大汗快不行了(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唐是空前绝后的九京制。但是这九京,却分等级。

    东都洛阳和西都长安,并列一等,俱为京师。

    第二等,是南京临安和北京北平。

    第三等是海京洛宁、江京江陵、河京红阳(越南河内)、湖京平安(倭国京都)、山京伊宁(新姜伊犁)。

    大唐九京,只有西域的山京伊宁还在元军手中,但很快也要拿到手了。

    而这九京,只有洛阳有资格和长安并列。

    那么,洛阳以后会差么?

    据说,十年之内天子就会重新东都洛阳啊。而如今的洛阳城西的西苑,已经竣工了。听说洛阳西苑方圆数十里,乃是大唐一等一的皇家林园,美轮美奂,天下无双。

    所以,很多人又纷纷打起了洛阳的主意,准备提前在洛阳置业了。

    除了长安洛阳,其他七京也是有热度的。就算本是倭国京都的湖京平安,都有中原商人去置业。而拥有百万人口的南京临安,更是不再办理迁入手续。

    至于江京、北京,也吸引了不少人口。

    不光是大唐各京,就是各州州城,郡城,县城,也都日益繁荣起来。乡村之间,也是一片欣欣向荣。就连山川草木,也比元据时期葱郁润泽了许多。

    崔秀宁通过千里目就能发现,天下盛世的序幕,真的快要拉开了。

    就这么平稳的发展下去,李洛和她开创的大唐王朝,不久的将来就会展现太平盛世的绝世风姿。

    …………

    东方的大唐王朝欣欣向荣,而西方的蒙古帝国也“日新月异”。

    八月初,历经三个月长途跋涉的大元皇帝、蒙古可汗,行程近万里,终于拖着老迈病躯,赶到大元西都巴黎。

    忽必烈下诏,改巴黎为西都和托,征发二十万白人奴隶,仿效大都的式样,修建东方风格的京城。

    在各地镇压反元义军的真金太子和安西王等宗王,纷纷赶到西都和托(巴黎)觐见忽必烈。

    随着蒙古大汗的“西狩”,各地元军更是疯狂的展开了对各地反元义军的残酷镇压。

    东到罗斯和东罗马,西到英格兰,北到丹麦瑞典,南到意大利和西班牙,到处都是元军和起义军的战争。

    八月初四,自称罗马皇帝的东罗马起义军首领格尔斯诺,在麦特罗波儿地区(安卡拉)大败,十几万起义军几乎全军覆没。

    “罗马皇帝”格尔斯诺被擒后,被元军用战马践踏的草原刑法处死。

    西方东部最大的一股反元起义终于被镇压了。

    最多相差两三天,罗斯人起义军,自封基辅大公的维斯迪尔,在基辅之南被元军剿灭,罗斯诸国境内最大的反元势力覆没。

    似乎是上帝已经失望,又或者长生天真的在庇佑蒙古人一样,后世德意志地区、意大利地区、英格兰地区、西班牙地区这四大地区的反元主力,竟然在八月初这短短十日之间,相继被元军镇压。

    西方各大反元战区的起义军主力,纷纷宣告失败。

    被杀被俘的反元义军,总有数十万人之多。

    势力最大的六支义军,要么被镇压,要么选择投降。剩下的反元势力虽然多如牛毛,却已经不足为患了,被彻底剿灭是迟早的事。

    反元主力已经被消灭。

    事实上,这还是在唐廷特务帮助组织反元义军的情况下。要不是唐廷特务帮助组织壮大反元义军,其实起义军不可能发展这么快,也不可能坚持到八月,而是数月前就应该被镇压了。

    迁都到巴黎的忽必烈,眼看反抗大元的反贼大军一个接一个被镇压,这才感到了久违的安慰。

    这个行将就木的老男人,来到巴黎附近血迹已干的卢浮宫,接见群臣,召开西迁后的第一次大朝议。

    但是,忽必烈嫌弃卢浮宫闷热,也看不起卢浮宫的风格,就迁到巴黎附近森林中的丹枫白露宫避暑,下令暂时以清凉的丹枫白露宫为皇帝寝宫。

    丹枫白露中的忽必烈,首先下诏将整个后世欧洲分为二十四个行省,再按照部族拆分为一百三十八个府,委任蒙古和汉人官吏治理。

    旧贵族的庄园土地,分给了西迁而来的东方新贵族。蒙古贵族、老色目贵族、汉军贵族、汉奸官僚,纷纷获得了大量的领地庄园,掠夺奴隶,跑马圈地。

    而跟随元军西来的某某教、密宗佛教、道教,也都争先恐后的修建寺庙,圈占土地,掠夺农奴。就是汉奸官僚,也不忘开始修建孔庙,圈占祭田。

    群魔乱舞,乌烟瘴气。

    西方的农奴,刚刚从西方贵族和教会的枷锁上解脱,又戴上了蒙汉贵族的枷锁。对于他们而言,无非是换了个主子而已。

    元廷采纳汉奸王四郎的建议,对西方开始了旨在分而治之的所谓“教化”。

    “西方教化大总统”王四郎立功心切,一到巴黎就迫不及待的下令“教化”。西方历史上的文化大浩劫开始了。

    因为西方色目人太多,忽必烈最相信的人反而变成了西迁的汉人。越来越多的汉奸,成为地方大员,协助蒙古大员镇压起义。

    因为英伦三岛孤悬海外,而又反抗不止,忽必烈令王四郎为海西三省大行台丞相,钦差大臣,总督海西三省(英伦三岛)民政“教化”大权。

    海西三省大行台丞相、文教大总统、大元中书省左丞王四郎,来到伦敦开府建牙,第一件事就是笼络英奸,招募通事(翻译)。

    第二件事,就是下令新组建的地方官衙搜集所谓妖言惑众的书籍,准备焚毁。

    却说这日王大总统刚刚在一个改成衙门的教堂坐镇,英奸通事官约翰琼斯就屁颠屁颠的跑来汇报。

    “大官人。”约翰琼斯操着生硬的汉话说道,“罗吉尔,一个老人,他说大元是魔鬼,是野蛮人。”

    约翰琼斯本是个商人,倒是很有些外语天赋,他在一年前就降元了,倒是跟着汉军学会了不少汉话。

    什么?

    王四郎怒了。

    “这个罗吉尔,好大的胆子!哼,太子殿下刚离开海西三省,他就该辱骂天朝!来人,去把他抓来!”王四郎下令。

    “喳!”戈什克(亲兵)立刻领命。

    行台丞相府的衙兵出动,在约翰的带领下,很快就在牛津大学附近的一个磨坊,抓获了已经年近七旬的大学者罗吉尔·裴根,还抓获了和罗吉尔在一起的几个学者,他们曾经都是牛津大学的教授。

    当然,此时的牛津大学已经没了,成了一个元军的大营。

    很快,罗吉尔等五人就被押到行台丞相府,带到元廷大员王四郎面前。

    “是你辱骂大元?你个龟儿子,好大的胆子嘛!”王四郎操着川蜀口音,杀气腾腾的狞笑道。???..coM

    王四郎不知道的是,这个罗吉尔·裴根是十三世纪英国最著名的大学者之一。罗吉尔是实验科学的倡导人,对光学,天文,数学都有深入研究,是将先进的阿拉伯科技介绍到西欧的代表人物。

    但是,即便王四郎知道罗吉尔是个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也不会网开一面。

    翻译官约翰琼斯一脸懵逼,万分为难的看着王四郎,口音别扭的说道:“大官人,卑职,卑职听不懂,不懂,卑职该死…”

    王四郎无奈,只能用中原口音重新说了一遍。这次,约翰终于听明白了。

    “总督阁下问你,为何要辱骂大元,辱骂伟大的东方凯撒!是魔鬼给了你勇气么!”约翰用法语说道。

    此时的英语,只有底层的英国人才用。有身份的人,都是用一种古法语(诺曼语)。

    罗吉尔愤怒的看着王四郎,用贵族们常用的诺曼语说道:

    “你们带着军队,从遥远的东方来到上帝庇护的土地,你们在这里犯下了野蛮的罪行,你们杀人,烧毁书籍,掠夺土地,财产,奴隶!”

    “这些难道不能够证明,你们是撒旦,是该死的夜魔么!”

    其他四个学者也一起喝骂。

    甚至又一个学者要向王四郎发起决斗。

    等到翻译官把他们的话翻译过来,王四郎不怒反笑。

    他也懒得和这几个西方士子啰嗦。既然这几个士子没有投降的意思,那就杀了吧。

    “来人,拿了去斩首示众。”王四郎浑不在意的挥挥手,端起一杯茶品了一口。

    戈什克们一拥而上,将几个饮誉英格兰的学者推出去斩首。

    “告诉那些白皮色目,本堂一日坐镇海西,便断不许有人诽谤大元,但有只字片语辱骂者,杀无赦!”王四郎喝道,“签发本堂之命,半月之内,不登记为大元之民的,一体按乱党办理,格杀勿论,勿谓言之不预也!”

    “各郡县官衙,暂驻各地十字庙宇(教堂),告诉那些十字僧(教士),只要归降大元,为朝廷效力,少不得他们的好处。要是和反贼沆瀣一气,那就对不起了。”

    “还有,不要胡乱杀人,首在诛心!”

    “喳!”属官们领命。

    命令下达之后不久,一个属官就入堂禀报:“中堂官人,各种违禁书籍,收集齐了好几万本,包括雕版。请中堂官人示下!”

    “这些书籍,妖言惑众,蛊惑人心,不知所言,都烧了吧。雕版也不能留着。”王四郎下令道。

    “喳!”属官领命退出大堂。

    “哈哈哈!”一个清朗的声音传来,“王中堂做的好大事啊。”话未落音,一个相貌儒雅的中原士子就施施然走进来,他自来熟的在大堂旁边坐下,然后潇洒无比的“啪”的一声打开折扇。

    好一幅清贵名士的派头。

    “敏山兄,哪股东风把你这位大神给吹来了?”王四郎也不生气,笑吟吟的说道,“来人,看茶!”

    王四郎如今极得忽必烈信任,已经官居从一品,在元廷贵为汉官之首。在汉官地位越来越高的大势下,如今已经没有多少人敢这么和他说话了。

    可是来人却敢这么大胆,而王四郎还不生气。

    因为此人是汪清臣。

    汪清臣出身汉军世候最顶级的六大家之一,等同万户那颜的大根脚。其父汪世显深得元廷信任,爵封陇西公。

    虽说汪世显早就死了,可他的七个儿子个个显贵。这汪清臣是汪世显最小的儿子,在中原时就官居一路总管。

    可以说,论起出身,汪清臣要甩王四郎八条街。

    而且,随同元军西征的汉军,汪氏的兵马就有数万之多,光是跟随汪氏西迁的汉人,更是有十几万口。

    可以说,汪清臣虽然不是汪氏家主,官职如今也没有王四郎高,也没有王四郎这么讨忽必烈和真金的欢心,但他完全有这个底气平视王四郎。

    当然,汪氏和王四郎的政治结盟,早在大都时就开始了。两人说是朋友也毫不为过。

    汪氏的势力主要在汉军之中,在文官中反而没有什么势力。而王四郎恰恰相反。这几年,王四郎趁着留梦炎和叶李等汉臣死在中原,迅速填补了朝廷汉官之首的空白,笼络了一批群头无首的汉官。

    换句话说,汪清臣固然出身好,可要说起揣摩圣心的本事,王四郎又要甩他八条街了。

    “衡川兄。”汪清臣称呼王四郎的字,“小弟以为,衡川兄在海西雷厉风行,来此不到一月,这岛上便翻不起浪了。可见衡川兄大才,实为良相也。”

    汪清臣说道这里,折扇突然一收,往东边一指,“不过,小弟以为,衡川兄该回西都和托(巴黎)了。”

    王四郎微微一笑,“敏山兄所言极是,小弟正在设法回京。”

    汪清臣用折扇一拍手掌心,“果然衡川兄心中有数啊,小弟倒是多虑了。也是,以我兄之才,何须小弟提醒呢。”

    两人相视一笑,都是心知肚明,却不好说破。

    为何要设法赶回巴黎?

    因为大汗快不行了。

    很可能秋风一起,大汗就要随着秋风回到长生天的怀抱了。

    要是在大汗驾崩前不在大汗身边,那么以后就被动了。

    太子继位之后,朝中必然会发生动荡。

    所以,一定要在大汗升天之前,赶到丹枫白露宫。

    就算王四郎很受真金太子信任,为保险起见,他也要在忽必烈死前赶回巴黎。

    PS:蟹蟹大家支持!晚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