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节 寻找新山泉的美食之旅(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宁仁计算的是研究当下的那些内容,至少需要两个月时间。

    叶世观说的却很平淡:“平均每天工作十六至十八个小时,时间可以缩短许多。有必要的时候,可以再拼一拼。和你一样,每个人都在为汉家而努力。”

    说完,叶世观推过一盘小点心:“尝尝,这是汉家少数民族特色,叫‘鸟酢’。是一位教授自己家作的。特意让我给你拿一些,说你的课讲的好,让我谢谢你。”

    达者为师。

    真正的学者首先考虑的是学术,名望、年龄什么的,并不重要。

    有没有真本事,开口见真章。

    宁仁问:“那事呢?”

    叶世观知道宁仁关心的是那边差佬老大爱德华安排调查的事情。

    “不急,我安排一下,你呢讲几天课,然后也要去转转,看看风景,拍些照片。既然是找山泉水,总要有个找的样子,对吧。一切有我。”

    “我有一个想法。您给谋划一下。”宁仁低语说出了自己的一点点小念头。

    叶世观听完,思考片刻:“小事,一切交给我。还有,你的想法,关于在岛港那边有一些名声,威望什么的,也交给我。你去转转,回来咱们聊。”

    “那就行。”宁仁也不多说客气话。

    接下来,宁仁在学校里,非常认真的讲了两天课。

    他讲述的内容,全是干货。

    放给普通的大学生,估计需要学一年。

    听课的光是熊猫级科学家就有四位,这两天时间的知识灌输再加上宁仁送过来的原始原理图,他们就可以开始进行初步的研究。

    这个时代,汉家半导体水平与全世界最高水平的差距,表面上看大约是六年。

    这个六年,是生产水平的六年,不是科研水平的六年。

    因为,汉家没有自主研发能力,用的是仿制的水准。一块英特8008芯片,放在汉家就拆成了四十块芯片,因为8008的三千五百个晶体管,汉家没有能力合成一块,所以拆成了四十块,平均每一块一百晶体管。

    用宁仁的话说,都是古法手搓时代,差距不明显。

    全面商业化之后,进入自动机器时代,这已经不是差距,是天堑。

    所以,宁仁选的走另一条路。

    全新构架,从零开始,放弃跟随鹰家科技思路,建立建成汉家自己的知识智慧树。

    以三进制为起点,虽然三进制量子计算机不需要硅基芯片,却依旧还是需要硅基电路的,所以还是要从玩沙子开始。

    一个字:钱。

    没钱,什么也玩不了。

    两天后,宁仁进山,挂着相机。

    这次跑的远,距离羊城市中心足足五十公里远,这里还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山里的村落也没有通电。

    向导头上缠着布巾,带着宁仁看了好几处优质的山泉取水点。

    位置不错。

    制作简易的滑道,可以将水桶运到河边,然后再抬上竹筏到江边,转运到有动力的船运。

    傍晚的时候,没下山。???..Com

    就在村里住。

    向导对宁仁说:“我们汉家壮人的饭,一定要尝一尝。”

    “必须要。”宁仁爽朗的笑声,让村里人也很喜欢。

    竹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