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不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自从朱由校制定的各项改革开始实行之后,内阁与六部的办事效率,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朱由校前脚刚刚让徐光启接过了筹建炼铁厂的差事,内阁后脚就给兵部和工部下了条子。

    两部的官员们也不敢有丝毫的耽搁,全都积极主动的参与了进来。

    一方面是天子与内阁的意思,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个炼铁厂所带来的巨大收益。

    不同于其他行业,冶金一道,自古以来就是财富的代名词。

    但凡能够参与进去,随便沾上一点儿,那都是泼天的富贵了。

    打个比方,炼铁就需要大量的铁矿、煤矿、木炭,而开采制作这些东西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也需要强大的运输能力,来保证各种原材料的供应,这样一来,就需要修路和大量的车马……

    人多了,路好了,那么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商业的繁荣了。

    如此一来,以炼铁厂为中心的完整的流动链条,就此形成,其中可获取的利益可想而知。

    很快,兵部、工部两部的官员,在徐光启的领导下,只用了短短的几天时间,便制定出了一套详实可靠的计划,并摆到了朱由校的御案上。.CoM

    当朱由校看完两部制定的炼铁计划以及对未来产量的预估之后,也是惊讶不已。

    依照两部官员与内工院工匠们的推算,炼铁厂一旦投入生产,一个工厂一年的产铁量,至少能够能达到6000万斤。

    这里的斤指的是古时候的斤,也就是半斤八两的那一种。

    换算成后世的计量单位,那就是整整48000吨。

    虽说这个产量比起后世动辄百万吨的产量可能不值一提,但是放在这个时代,那却是非常了不起的了。

    要知道,这个时期,整个大明一年的产铁量也才不过一万五千吨左右。

    这一个炼铁厂的产量,就足足比整个大明的产量还多出三倍之多,朱由校自然兴奋无比。

    当然,除去炼铁产量之外,两部官员也就炼铁厂的选址进行了细致的规划,标定了几处拥有煤矿与铁矿的地方。

    看着两部官员给出的几个地址,朱由校最终将其圈定在了山西大同以及辽东的锦州。

    之所以选择这两个地方,除去原料运输便捷之外,朱由校还有着更深层次的考虑。

    在这个机械尚不发达的时代,人工就是最为主要的生产力,而两个炼铁厂的投建,定然需要用到大量的人工。

    人多了,经济效益自然也就会起来,再加上以炼铁厂为中心的经济链,当地经济定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一旦这两个重要城市成型,那么朝廷定然会非常重视,只要这两个城市归于朝廷掌控,那么相对应的边防一事自然也就会得到加强。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可以就近打造武器铠甲,不仅可以免去运输过程中的消耗,还能快速的支援前线作战。

    到时候,无论是建奴还是蒙古,一旦犯边,定会被拖入无尽的钢铁洪流之中。

    在看到最后建设炼铁厂需要花费的银两数目时,朱由校也不由嘬了一下牙花子。

    根据计划,一座炼铁厂,至少需要投入五百万两白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