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郑王庶长子朱祁钧(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毕竟这玩意就像苍蝇一样,聚成一团的时候你可以一棍子敲下去,但如果飞散开来,再用棍子去打就没有什么效果了。

    这也是西南地区叛乱一直持续不断地主要原因,因为难以做到有效的根除。

    说起来其实也是中原王朝的一些矜持与自我限制,不可能像后世那些西方侵略者一样,动不动玩种族灭绝之类的手段,杀得这些当地人不敢叛乱。

    对于受到儒家文化影响颇深的中原王朝来说,他们更希望得到的是真心归顺的当地人,而不是把当地人杀光了以后费时费力的从中原地区迁移民众过去搞移民和殖民。

    中原王朝的这种仁慈,在很多时候确实能起到很多作用,毕竟口碑和影响是个长期性的东西。

    但相对而言在短时间内,就得应付各种层出不穷的叛乱了。

    至于说收复叛军占据的城池,这确实能够有效控制叛军的规模和影响,但想要根除一块土地上的叛军,依旧是個长期性的事情。

    朱瞻基对于这种情况也算是有所预计,毕竟来之前无论是朱棣、朱高炽,还是朱瞻埈都和他说过这个问题,就连李彬也找了一些之前来过西南的老将给朱瞻基讲过当地的一些问题。

    所以朱瞻基对于自己所面对的这种局面其实心里非常有数,也做好了花时间和那些躲藏在乡间的叛军势力斗智斗勇的准备。

    反正现在他就粮于地方,在后勤上对大明本土的依赖并不大,再加上粮饷什么的都是从海路运进来,除了火器的消耗需要依赖本土的供给之外,现在朱瞻基的这支部队甚至算得上是自给自足。

    也正因为如此,在又击溃了几支叛军的纠结起来的军队,也收复了一座被叛军占据的大城之后,朱瞻基的进军速度便慢了下来。

    他干脆的在城市里驻扎下来,将手下的军队分成小股撒了出去,同时大量征招当地人作为辅助军协助明军战斗,以及镇压和安抚当地的民众,让他们更好的顺从于大明的统治。

    尽管当地人的反抗情绪依旧强烈,但一连串的手段下来,不得不说情况还是得到了一定的改观的。

    至少朱瞻基能够感受到自己收到的战报中关于叛军袭扰的内容在减少,这无疑是个好的势头。

    这让朱瞻基不由得在心里感谢朱瞻埈当初帮他出的这些主意,这要让他自己来,估计也就是大军一路平推过去,哪里会注意这些细节。

    只是感激之余,朱瞻基心里也在提升自己对朱瞻埈的警惕。

    毕竟涉及到争储的事情,即便朱瞻埈不争,他的身份、地位和能力摆在这里,就是朱瞻基将来继位最大的障碍。

    这种感觉打个比方的话就像是李建成和李世民,李世民即便再不想争储位,李建成也依旧会把他视作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

    在那个至高无上的位子面前,兄弟情谊又算得了什么呢?就算是至亲,这自古以来为了皇位兄弟、父子互相残杀的例子还少吗?

    朱瞻基虽然还没到这一步,但把朱瞻埈列为自己的头号竞争对手,却也是毫无问题的。

    说到底真正决定谁能继位的还是如今坐在皇位上的朱棣,朱瞻基能够看得出来自从朱瞻埈从八年的沉睡中醒来,随后表现出种种凌驾于他之上的能力与才华之后,他作为皇太孙的地位就已经开始动摇了。

    别的不提,光只是一个给朱瞻埈加九锡,这就是很明显的暗示了。

    只是朱瞻埈是真的不想争,而朱瞻基却是不得不去争。

    这让朱瞻基也不得不感慨,两兄弟的情谊怕是再也回不到以前了。

    ————————————————

    在朱瞻基感慨着兄弟情谊不复往日的时候,朱瞻埈却并没有想这些。

    或者说他不需要去想这些,也没有时间去想这些。

    因为在经过了十月怀胎之后,他的两个侧妃先后为他生下了两个子嗣,一男一女,刚好儿女双全。

    如今的朱瞻埈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这一双儿女身上,根本没那么多心思去想什么争储不争储的。

    虽说按照规矩来说,这两个都是庶出,但对于算起来快九百岁的朱瞻埈来说,好不容易有两个后代,谁管你庶子不庶子的狗屁!

    都是自家孩子,疼爱还来不及。

    而为了庆贺自己终于有了孩子,朱瞻埈更是发布谕令,免去了郑王藩今年一年所有的赋税。

    不仅如此,他还在福港大摆宴席,请了全城的人吃了三天的流水席。

    如此夸张的作风甚至引来了张氏的意见,对他提醒到不可对庶子宠爱太过,免得将来出现嫡庶之争。

    然而朱瞻埈对此却完全不以为意,只是对张氏明说自己对这些事情早有安排,而孟青鳞也对此表示自己并没有什么想法。

    眼见两人都是这个态度,张氏也不好多说什么,也只能是由他们去了。

    至于说两个孩子,她自己也是疼爱都来不及,怎么可能会嫌弃?

    要知道这可是张氏的第一个孙辈,也是朱元璋钦定的朱棣这一脉“高瞻祁见祐”中祁字辈的第一人。.CoM

    也正因为如此,朱瞻埈的这第一个儿子名字里也必须有祁字,于是他的名字也就是朱姓祁字辈某了。

    而这个某也是有讲究的,按照朱元璋当年的规定,自己的儿孙必须按照金木水火土的顺序起名字,他自己是金,朱棣这一辈就全是木,到了朱高炽这一辈就都是火,朱瞻埈这一辈是土,而祁字辈则又是金。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的堡宗是镇,而景泰帝是钰了,他们都是金字旁的名字。

    所以到最后,即便朱瞻埈如今贵为郑王,是大明第一的超品亲王,给儿子起名字也就只能取半个字而已。

    不过即便如此,他也还是把王府的属官们都折腾了一遍,让他们给自己的儿子想了个好名字,起名叫做朱祁钧。

    钧,表示重量,也引为古代调节音律和国家政权的意思,是一个寓意很好的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