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三节 世界的秘密6(1/2)
“所谓制度和执行标准,说穿了其实就是对民众的管理手段。当然出发点是好的,尤其在特殊情况下能够迅速平定混乱,维持稳定的秩序。可随着时间缓缓流逝,来自外部环境的威胁逐渐淡化,甚至消失,避难所的权力执掌者们也纷纷产生了更多的念头。”
“他们变得不那么公平,利用手中的权力改变食物分配原则。起初是分给孩子的牛奶、糖、肉类分量缩减了三分之一,理由是能源不足,室内农场产能受到影响。”
“民众接受了这种说法,没人对此提出异议。因为大家都知道时局艰难,必须齐心协力才能共度难关。”
“按照正常标准,每个成年人(无论男女)每天的食物配给量是:木薯饼干一千五百克、西红柿一百克、绿色蔬菜(具体品种根据农场供应而定)一百克、根茎类作物一百克(萝卜、马铃薯、芜菁)二十克植物油、盐十五克、糖十克。”
“所有这些配给品分散到一日三餐,其实就是一块经过合成技术处理的木薯饼干,盐、糖和油脂在其中都含有一部分。至于包括西红柿在内的各类蔬菜,直接分配给各个居住区的领队或组长,以五十人为一组,在大锅里混煮成浓菜汤,然后分配到各人。”
“我看过电脑储存的相关资料。说实话,蔬菜浓汤的卖相很不错,红红绿绿的一大锅分配量也没有问题,每人都是满满当当的一大碗,喝完不够还可以再加。木薯饼干货真价实,无论分量还是质量都没有掺杂使假,足够填饱肚子,如果是食量大的人还可以向组长提出要求,酌情予以满足。”
凌子涵一直眉头紧皱,听到这里他实在忍不住了:“他们怎么能这样,这帮人难道没有脑子吗?”
维多利亚眼里目光闪烁:“你指的是什么?”
“基地首领,我指的是上面这帮所谓的管理人员。”凌子涵毫不掩饰自己的态度和想法:“对民众食物的供应量实在太多了。至少应该缩减三分之一,甚至减半。”
维多利亚沉默了很久,缓缓点了点头:“你说的没错,可那时候已经难以更改长期执行的配给标准。”
凌子涵不解地问:“有一件事我不明白。早在旧时代,液体栽培技术就已经成熟。可为什么避难所的室内农场仍然以木薯作为主培作物,而不是水稻或小麦?”
“难道,仅仅是因为木薯的产量高吗?”
维多利亚笑了:“产量只是一方面。事实上,避难所最初供养的食品主材的确是大米和面粉。但在月球碎片撞击事件之后的第十二年,随着新生人口激增,各个避难所也纷纷改变政策,将每天供应的配给品从米饭和面包改为木薯饼干。”
“人口激增?”凌子涵颇感兴趣地问:“增加了多少?”
维多利亚神情开始变得严肃起来,这显然是一個令她印象深刻的问题:“我之前说过,避难所内部狭窄的空间引发了各种问题。所谓的居住区,其实是一个个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分隔开的床铺,以及单间。建设之初为了尽可能的节省和利用空间,对所有进入避难所的人进行了严格的身份核查。单身男女的居住区实际上就是集体宿舍。一张床,一个柜子,根本谈不上所谓的私密空间。”
“家庭套房听起来感觉很不错,却是按照两个大人两个孩子标准建造,面积狭窄,两边是床铺,中间仅有一条狭窄过道的封闭式格子间。独立卫生间这种事就不要想了,按照执行标准,每五百人公用一套洗浴、排泄、活动系统。”
“那是一个类似于礼堂的地方。中间的空旷部分摆着被固定的桌椅,平时分发食物在这里排队。两侧的墙边安装有多达上百个水龙头可供洗漱,礼堂正面有一个很小的平台,供领队和组长们召集民众,宣布重大事件与各种规则。左边的小门通往淋浴室,所有人定期领取淋浴票,人均一个月四张,用完就得等到下个月。右边的小门通往公共卫生间,门口有武装巡查人员,里面还有二十四小时监控,一旦发现有排泄完没有冲水之类的情况,惩罚是当众鞭笞,并清扫公共区域一个月。”
凌子涵问:“你刚才说到以家庭为单位安置难民。那种两大两小的套间,如果是夫妻俩只有一个孩子的情况,就空出一张床,这不是浪费了吗?”
维多利亚摇摇头:“在避难所里根本不存在浪费这种事。如果出现你说的这种情况,管理者会安排别的孩子住进来。灾难降临的时候很多人失去了家人,太多的孩子变成了孤儿。当时几乎所有的家庭都不完整,所以对于同样失去家人的孩子,无论是谁都不会抱有拒绝的态度。”
“然而问题就在这儿……因为没有血缘关系,住在一起的时间长了,无论孩子还是成年人之间都产生了感情,进而变成了超乎正常的亲密关系。”
“失去丈夫的妻子需要新的情感寄托,失去妻子的丈夫需要爱人弥解悲痛。成年人之间的组合很正常,但因为各自所在的空间狭窄,不要说是身体层面的亲密接触,就连接吻这种行为的私密空间都没有,四周都是眼睛,需要的时候甚至厕所隔间里都挤满了人。”
“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即便是在避难所这种地方也不例外。家庭套房里有四张床,于是人们开始私下联络,夫妻与夫妻,热恋中的男女,总之是互相喜欢想要尝试更深度接触的异性双方,在约定时间进入指定的套间,关上门……该发生的都发生了。”
凌子涵对此觉得实在是难以接受:“八个人,四对?就这样在各自的床上……这怎么可能?”
“有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