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科举进行时(2/2)
这是谁出的这个逼题,不会是故意的吧?
然后略一琢磨,大概也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不由得一脸幽怨的瞅了一眼主考的范质,然后恶狠狠地瞪了他身旁的王溥一眼,并对他竖起了中指。
无论是诗还是赋,对他来说这题还真是不太好做,说真的这种题他出在科举,就不是太适合,尤其是这一届的科举上的。
改天换地,建立新朝啊,我大哥好不容易做了皇帝,而且是市不易肆,开五代未有之先河,这一科,难道不应该是考一考拍马屁么?
大家不应该夸一夸,英明神武仁义无双的大哥么?
我拍马屁的赋都提前写好了啊!
还特么压错题了。
不过也许是错有错着,这破题虽是在针对他,但他还恰好知道一首很长很长的诗,抄这来正合适:
“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后边太长不水了)”
说实在的宋代因为诗赋渐渐的不受科举重视,甚至于后来压根连考都不考了,以至于宋人不重诗,他会背的宋词很多,宋诗,真没几首,但偏偏这一首他还真是会的。
主要小时候学习的时候这他爹整这么一手全诗贴他卧室墙上了,他总看总看,慢慢的也就背下来了,而且这么多年也一直就没忘。
考论的时候题目出的是:“治国之道,爱民而已。多徭役以罢民力,则苦之也。”
出自《说苑·政理》,这题目出得可谓是极其简单了,几乎是明示让大家拍马屁了,因为自家大哥上个月给河工管饭,发粮了么,而且还永为定制。
就是说以前河工出徭役都是自带干粮,大哥看他们干活实在是辛苦,就决定以后管他饭,二哥每人每天还发一升的米,当他们的报酬。???..coM
果然,恩科就是要拍马屁的么,这题一看就是范质出的,有水平,会拍。
赵匡胤这个事儿办的是个历代帝王都没有过的壮举,当然,不否认他是收买人心之举,说实在的虽说这个事儿其实为后来三百年两宋积弱埋下了伏笔,至少称得上是主要原因之一,但他还真觉得大哥的这个事儿做得对,若当真是因为朝廷给徭役开工资所以积弱,那这个弱积得他还真就认了。
不得不说宋初的考题是真简单,拿着这个当考题,赵光美估计,只要对时事有一定了解的考生,就直接把这个事儿拿出来,然后冲着赵匡胤一顿夸,把马屁拍到位,至少就能拿一个及格分。
这种什么仁德啊,爱民啊之类的词儿六经里面一筐一筐的,随便引,都不带出错的。
赵光美倒是没写这个事儿,说实在的你让他专门写一篇议论文去拍赵匡胤的马屁,他还真有点不太好意思,觉得肉麻,而且还怪恶心心的。
再说他猜测写这个事儿做文章拍马屁的人肯定不少,他也写,没意思,他想要的不是及格,而是优秀。
嗯,还是抄别人的吧。
然后他就把欧阳修的纵囚论给写上去了。
这玩意是高中时的语文课文,那自然是忘不了的。
至于策么……
“平边之策?这倒是真有意思,这东西,居然会在科举上考。”
赵光美见状不禁大感兴趣,这东西自然没名家名篇来给他抄了,不过这个问题,他也真的是在脑子里转过许久了,当即,赵光美挥毫泼墨,一丝不苟的便写了起来。
这个,可是真原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