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三角函数值:殉葬制度止步明英宗,是他唯一能拿出来夸的地方了。不论目的是什么,但结果是做了好事。

    123344:这畜生把除了朱祁钰废后汪氏之外的其他嫔妃都殉葬了,再跑出来讲“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止,后世子孙勿复为之"。①

    朱祁镇有脸讲不忍人死?冤死在他手上的人还少吗?要是真有地狱,他妥妥就是进八十一层地狱。不要谢我,多出来的六十三层地狱,是我出纸钱给他加盖的。

    (回复999+)

    4:咕咕闲聊【up主】:视频里忘说一段,在这里补充说明。

    提起朱祁镇,是从正统十四年的历法诡异变动说起。直到正统年间才将《大统历》的标准时间从南京值改成北京值,因为北京被定为京城的决策出现了反复。

    朱棣想要守边定都北京,永乐十九年完成迁都。把北平的称呼从行在改为京师,但朱高炽更倾向于南京作为首都。

    理由主要是从经济方面考量,比起北京要面对北方势力不断扰边,当时南京显然在文化经济上发展更繁荣。

    洪熙元年三月,朱高炽提出迁都南京,把北京变回行在。五月,他突然病逝,再迁都就搁置了下来。②

    朱瞻基继位不改父制,依旧称呼北京行在却没有迁回南京,南京就是名义上的首都。朱祁镇继位,正统六年亲政。同年对于皇宫几大殿的加盖完成,这才正式定都北京。

    那几十年里,不仅皇帝们的想法不一,官员们也是意见不统一。

    昼夜标准时的测量需要配套大型天文仪器设备,再去进行一系列复杂计算。朱祁镇继位时,北京没正式的观象台,钦天监的正式办公地点也没定下来。

    正统二年,朝臣提议铸造天文仪器。正统四年开始造,但造成后又没法正常使用。

    正统十二年,彭正清提议造铜仪等来搞检测。正统十四年,钦天监才有能力获得昼夜标准时的精准数据,这才有了在土木堡之战发生前改南京值为北京值。

    后来,朱祁钰继位后很快把数值修改回去。

    理由很简单,历法变而国运变是传统思想。土木堡之变的发生与历法变联系在一起,改回南京值仿佛能让大明回到从前使用南京标准时的国运兴监模样。

    然而,决定王朝兴衰

    的关键绝不可能是“不问苍生问鬼神”。

    研究天文的目的,比起为占卜运势,将它运用到水文、农耕、自然灾害预防等等方面才更重要。

    明朝对发展天文学的态度侧面反映出这个王朝的底色。

    朱元璋本人确实注重学习天文知识,但作为王朝的开创者,他身上找不到求变求新的勇气与意识。

    在他划定的规矩下,钦天监在发展之初就走偏。简化计算过程,搞出了一套详细数据以供查询。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像是把九九乘法表应数字都记下来,但不知道公式。

    是对初学者有利,能够快速记忆。可人都是有惰性的,能够按图索骥交差,没有考核要求,谁会去深入研究计算原理。

    几代人之后,计算原理的知识传承断层,出现倒退现象。明朝钦天监不如宋元时期,更不提有进一步的认知与发展。

    时至正德年间,钦天监不懂历法计算过程的官员比比皆是。由此说来,明未出现历法危机其实不足为奇。③

    危机,又岂止是只出现在历法编撰上。(End)

    这瓜保熟不:朱元璋就是标准封建大家长,把什么规矩都给框死了。但凡他做的安排都是好的,天下都要听他的。

    从他那本《皇明祖训》能看出来,活着把后辈的名字都给排好了,到头来有个X用!蓬王大占土地不纳赋税,可不就是以此祖训为尚方宝剑。民不聊生,不反才怪。

    抽奖的分子:我其实不懂,就算从迷信的角度思考,日食月食彗星流星意味不祥,咋不想想殉葬对气运的影响。

    把一批活人给杀了陪葬,这些人难道会对他感恩戴德?就该是很气冲天,变成厉鬼日日夜夜诅咒朱明快点亡国。

    如果要朱元璋给别人陪葬,他能不怨恨?

    别的皇帝能强辩没换位思考的基础,无法想象底层有多苦,但朱元璋底层出身,他是懂的,做了皇帝彻底抛弃百姓了。

    殉葬废了那么多年,他以皇帝的身份重启。上行下效,那些怨气冲天也能把朱家给淹了。干秋万代,梦里也没有。PS审核别删评,我没传播迷信,就是举例子做假设。

    (回复100+)

    4快去上分:我话就放在这里了,你说是时代局限性也好,朱元璋就是没那个能力,一

    辈子小农思想。

    这不是思想被禁锢,是压根没改变的种子落下能开花结果。何谈搞出工业革命,以自然科学的发展带去生产力进步。

    我的精神还正常:楼上也不必如此绝对,万一呢?你怎么知道绝对不存在平行时空?历史直播曾经火过,说不定就有一个老朱在窥屏呢?

    你吃了吗:替古人操心能改变啥?不如想想今天的奶茶喝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