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你说的不错!(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就单论整个关中地区而言,土地又何止千亩万亩,把这个范围扩大到大唐呢?

    这个数据想想就非常恐怖!

    如果全国上下,都能够换上这种粮食作物的话,那岂不就意味着大唐要起飞了?

    这尼玛那是插上翅膀在飞啊,真要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那估计再建十座大型粮仓,都不够用来储藏粮食。

    每年那些稂食产量较低,耕种环境恶劣的贫瘠地区就不会因为缺乏粮食而饿死。

    而从其他地方又不会因为调不到粮食,而导致出现饿死的情况。

    到了这個地步,什么北方突厥人,西边的吐蕃,乃至更远的其他国家,那都用脚趾头打。

    大唐将会真正成为君临万国的上国存在。

    在李世民充满期待的眼神中,秦文羽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又微微摇头。

    这下可就把李二给搞糊涂了,咋一边点头又一边摇头呢,这到底是还是不是呢。

    随后他就听到秦文羽向他解释了。

    “李侍卫,我说的这个亩产,是一点也没有夸张,的的确确就能达到这个水平。”

    “但问题是有限制条件的,先前我也说过了,必须要满足水土和热力条件,才能够实现一年两到三次成熟。”

    “就以关中地区而言,这里的水热条件,反倒不适合耕种稻谷,在一年只能成熟一次的前提之下,稻谷一次收成七斗的情况,却反倒是有所损失了。”

    听到秦文羽这么解释,李世民刚刚升起的无限热情和激动,才稍微的有些消退了下去。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大唐有大部分地区是无法满足条件的,最起码现在作为经济重心的北方,基本都种不了稻谷。”

    唐朝时代的南北对比,依旧是北方占据绝对优势,南方不论是人口耕地,又或者是粮食产量,都远远的低于北方。

    当然这个情况要比汉朝乃至魏晋时候要好,那时候南方基本就是不毛之地,现在最起码还经过了开发,搞得有些起色。

    可要是广大的北方地区都无法种植稻谷的话,那这个作物的意义?

    就没有之前想象的那么大了。

    毕竟局限性不少。

    热情消退下去之后,李世民开始细细的思考,仔细的琢磨了一下这个东西。

    却又觉得还是有可行之处,因此他再度蹲了下来,然后指着其中一株秧苗。

    “秦驸马,这种稻谷能够对大唐现在旳粮食状况,起到什么根本性的作用吗?”

    “年成熟的次数多,总的年亩产较高,可要是无法推行到整个大唐的话,感觉不是那么顶用啊。”

    秦文羽立马赏了李世民一个白眼,也懒得顾及那么多形象,直接一屁股坐在地上。

    而后,没什么好气的说道:“就说你见识短浅,目光咋就不能放长远一点呢?”

    “这东西的确无法推行到整个大唐,但最起码能够让整南方粮食产量迅速飙升,足以起到根本性的变化。”

    “以往咱们大唐南方种的是什么,那还不是都跟北方差不多的作物。”

    “明明有着一年成熟最少两次的条件,却只能种着一年成熟一次的作物,这不是浪费是什么?”

    “咱也不需要把这种作物推行到全大唐,只要能够覆盖整个南方地区,以南方的水热条件满足稻谷的要求,那不管怎么说,这笔买卖都是赚的。”

    “南方现在耕地确实不多,但那只是因为没有合适的作物,你把这玩意儿推行出去,你猜南方成为天下粮仓需要用多少年?”

    事实上。

    秦文羽也不存在忽悠的成分,说的基本都是大实话。

    占城稻真正在长江以南地区进行推广,那是在北宋时期的事情。

    而正是因为有着这种农作物,让整个宋朝的经济体量得到了迅速升,当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宋朝的商业以及政治中心在南迁。

    但这种稻谷的出现,可以称得上是功不可没同样也正是因为这种粮食,让整个南北之间的对比,在宋朝彻底完成了一举反超。

    政治上还是以北为重,但经济上南方是超越性的,这点基本无可置疑。

    所以说这种占城稻,那就相当于一件利器。

    用的好,就足以迅速提升全国国力。

    秦文羽的话语,让李世民开始深思琢磨了起来。

    如果按照这么说的话,那倒的确可以在整个南方进行。

    李世民可不在乎什么南北差异,经济重心随便转哪他不是特别在乎。

    只要确定一点,政治中心以及权力中心在长安城在整个关中地带,那他就可以忍受。

    如果南方真的能够成为供应天下粮食的粮仓,那他估计要笑得合不拢嘴,巴不得南方经济迅速崛起。

    到时候直接在南方建几座粮仓,种出来的稻米储存在里面,那简直不要太舒服。

    想到这里,李世民双手搓了搓,然后有些期待性的问道:“那秦驸马,你莫非是准备搞粮食买卖,等到实验成功了就大干一笔?”

    秦文羽捂了捂脑袋,有些无奈的说道:“这想想都知道是不可能的事情,我哪有那么多闲工夫,还搞粮食贸易。”

    “想要贩卖粮食,那最起码也要加大业大,人手充足。”

    “而且少说,自己也要有一大块地偏偏这种稻谷的生意,也需要时间来积累,跟咱们先前搞的制盐不一样。”

    “提炼精盐好歹一搞出成品来,那就能够直接运用到市场上,搞这种稻谷粮食,少说也要等一季吧?”

    “有这闲心思我为啥不能躺在家里,静静的等待精盐的分红呢?”

    李世民顿时露出苦笑之色,这倒是他没有想到的下过仔细一琢曆,自家女婿还真是这个性格,搞粮食贸易实在太费劲了。

    那耗费的精力简直不是一点点,有这功夫还真不如把提炼精盐的买卖扩大规模。

    李二这下有些无奈了,他本来是想着自家女婿,如果愿意将粮食也当做贸易搞起来的话,那他再以商人的身份参一股。

    到时候反过来再用皇帝的身份,推行到整个南方。

    这样,既保证了自家女婿的利益,又能够不被怀疑和察觉的,将这种粮食作物覆盖整个南方,从而提升大唐的粮食产量和储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