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第一百九十一章(2/2)
朝廷一动,汝阴王和凉州北境的霍家军也动了。在朝廷宣布三十万大军进军幽州之后,汝阴王发檄文斥责朝廷无道,替幽州鸣不平,勒令朝廷退兵,不然他们也紧跟着出兵了。
显然,朝廷不可能听他们的警告,于是,汝阴王出兵了,目标——兖州和豫州。
霍家军是迫不得已动的,目的就是迫朝廷抽调一部分军队回援,减轻幽州的压力。
但朝廷全然不管这些,直接抽调二十万兵马疾驰冀州,加上冀州本身就有王朗所掌的十万兵马,一共三十万兵马,即将压向幽州。
朝廷和汝阴王的动向,汇聚到了伊春城主府。
城主府中不少成员都看出了汝阴王的心思,“汝阴王这分明是打着替咱们伸张正义的旗子替他自已谋利嘛。”如此一来,他进攻兖州和豫州就师出有名了。
姚春暖道,“不用管他。”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如今华夏大地只剩下三方势力,势力和势力之间合作或者利用,都是很正常的事。双方异地而处,她也会这么干。
姚春暖接着交待,“朝廷发兵攻打幽州一事,咱们得发布公文回应一下,为后续有可能引起的伤亡做个铺垫吧。”
“是。”
“另外,我们伊春军团在交州的战事也要及时张榜地向民众汇报一下,每下一城,战果和伤亡战损这些,都汇报。”
封秀东有些不解,捷报公告天下,他能理解,因为朝廷向来都是这么干的,但是伤亡等战损也要公告吗?
姚春暖没有过多地解释,有些事不能老是让别人告诉,自已慢慢去体会,或许能体会更多。
伊春城主府红榜一张,底下就聚满了人。
第一张红榜是回应大梁发兵三十万攻打幽州的,大致意思如下:
很遗憾大梁朝廷做出如此不智之决定,现在正是与外族斗争的关键时刻,虽然我们伊春城主府诚挚地希望大梁朝廷勿要大动干戈,不希望将不必要的兵力浪费在内战上。
我们幽州,在这个时候,不主动掀起战争,也不惧怕战争。
若朝廷一意孤行,后果自负。特此警告,勿谓言之不预。
伊春城主府的警告,三皇子只当作是他们虚张声势。摧毁了安南王的势力之后,三皇子对于集中兵力平定叛乱,那是信心十足。
第二张红榜,则是汇报了伊春军团在交州的战事的进展。
对于伊春城主府此举,汝阴王很有看法,“娘的,伊春城主府竟然将战损伤亡向外公布?这一招真是损啊!”伊春城主府这么一搞,弄得比朝廷都还正式,他们这是将自已当成了官方军团了啊。
司马贤只剩下感叹了,在引导民心这一块,伊春城主府使出的手段真的是厉害。
这两张红榜一贴,伊春的一举一动,牵扯着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心,特别是后者,尤其让人揪心。
他们物伤其类,都在为陷在交州的大梁子民感到揪心。同时,也在为奋战在交州的伊春军团感到担心。战损两字,触目惊心。每一个数字,都代表了一条生命。然后,对于朝廷对于汝阴王,无数的不满、指责、质问产生了。
“朝廷那么喜欢打仗,为什么不去打南蛮?”
“还有汝阴王,不是有五六十万兵马吗?为什么不能出兵?”
“对啊,为什么要让伊春军团单打独斗?!”
“朝廷不止是让伊春军团单打独斗,还想趁人之危呢!”
因为伊春军团,用鲜血和生命,挑起了本该属于大梁护卫百姓的担子,所以才有无数人替它鸣不平。
民心所向!太子眼前一黑,他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汝阴王捡漏王!”
汝阴王:???
他太冤了,民众完全是因为朝廷而迁怒于他嘛。
“要不要发兵交州?”他问司马贤。
司马贤摇头,还是那句话,现在发兵,不过是给刑长风提供助力罢了。还不如埋头苦干,尽快将兖州和豫州打下来呢。国之争,不在于一时。
事已至些,汝阴王只能自已安慰自已,好歹有朝廷垫底,他不是被骂得最惨的那个。
朝廷被骂没有大局观,面对众多的质疑,三皇子只有一句话,攘外必先安内!等平定了内乱,他们自然会驱逐外族异族!
对这说法,民众并不买账。如果伊春那边和朝廷一样的想法,攘外必先安内,那么,生活在边境的老百姓们就该死吗?他们估计是望眼欲穿等到死都等不来朝廷的救援!等你们内战打完,就只剩下垒垒白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