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堆粮耗尖(2/2)
辛稼轩不解的说道:“京城里的肥差多得是,石敬瑭如果真的想要捞银子,还没必要来到小汴京,完全可以在京城里当官。以石敬瑭的身份和地位,别说是京城里一般的肥差了,就连京城公认的四大肥差吏部文选司郎中都能坐上去。”
赵庆继续解释道:“在永熙皇帝眼皮子底下做官,哪有在天高皇帝远的小汴京舒坦,再者说了,石敬瑭在小汴京捞到手的银子,不见得比吏部文选司差多少。”
赵庆说的这句话,引起了辛稼轩的好奇:“小汴京的知县终究只个知县,捞来再多的银子,一年也不过几千两。”
“几千两?”赵庆笑着摇了摇头:“东翁还是小看了一些芝麻绿豆官职的捞银子能力,东翁应该知道,县官分为累、瘠、中、优、肥五等,优和肥两等县官,不贪不烂,三年就能捞来十万两银子。”
十万两!
辛稼轩听到十万两的数目,明显是被这么庞大的一笔银子给惊到了,实在不敢相信一个知县三年能够捞到十万两白银。
赵庆继续说道:“这还只是清官,如果是换成铁了心要捞银子的贪官,就拿小汴京的知县来说,每年漕粮折合成的十五万两银子,却能征收四五十万两银子。”
辛稼轩算得上是见多识广了,从小在京城权贵里长大,见识过的世面也算是拔尖了。
辛稼轩听到一名知县可以捞到四五十万两银子,还是不免出现了惊诧的神情,怎么也想不到一个芝麻绿豆大小的知县,能够捞来这么庞大的一笔银子。
赵庆看着心情久久不能恢复平静的辛稼轩,说出了原因:“这也是咱们在下一步推行火耗归公的新政里,首先要解决的一项弊政,堆粮耗尖。”
赵庆详细解释了什么是堆粮耗尖,解释清楚了,也能让辛稼轩清楚地知道区区一个知县为什么能够捞来几十万两的银子。
地方的老百姓缴纳粮税,不是自己亲自去缴纳,由一些包户负责缴纳。
这些包户每年缴纳粮税的时候,都会与衙门里的官差勾结在一起,一起盘剥老百姓。
堆粮耗尖名义上是让老百姓多拿出一些粮食,弥补漕粮在运输时的运费和损耗,这些多出来的费用统称为火耗。
起初,火耗的数额不多,顶多也就是多收几升米,到了后来随着官差和包户的贪心越来越大。
老百姓每年缴纳给官府的火耗,甚至是超过了正额的一半以上。
辛稼轩听到这里,突然拍了一下桌子:“也就是说,老百姓每年要多缴纳一半的粮食当作赋税,还让不让老百姓活了。”
赵庆叹了一口气:“没办法,民不与官道,官差逼着老百姓缴纳更多的粮食,老百姓哪里敢不交。”
辛稼轩明白了:“难怪先生说了一句小汴京的知县每年能够捞来四五十万两的白银,原来是地方官员从老百姓身上多榨取了一半的粮税当作火耗。小汴京是个肥县,土地肥沃,可以种植的耕地也多看,每年捞走四五十万两白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