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02 章 身后名(2/2)
可是后来慢慢地捐就变味了,有人向朝廷捐钱,朝廷就给他奖励,这种事儿有个词儿叫卖官鬻爵。人家说捐官儿意思就是买官儿。这
事儿从秦朝就开始了,各个朝代都有,所以骂是全部都能骂上的,历朝历代都不干净。
到了康熙年间,朝廷的库房里没银子,就把捐和税一起强制起来。也就是说,捐税同属是在康熙年间完成的。当时有两件事不得不说。
其一就是圣祖爷下江南巡视各处,虽然对外宣称这银子是内务府出,可是大一部分是户部出的。然而户部出了这笔银子,京城的官员和当地的地方官狼狈为奸,利用这件事以捐的名义掠夺民间,大肆敛财。说白了,这些官儿两头吃,不,是一鱼三吃,先吃户部、再吃百姓、最后免税他们还能吃一波税。
你问免税了他们怎么收钱,就是靠捐啊,不过是换了个名头而已,而且因为是免税,换个‘捐’为名的税种又不用上交户部,说白了就是当年的税全部被地方截留了。”
弘瞳就觉得官场真黑,这些人的手段真是花着呢,这些人就不怕这钱拿着烫手,将来子孙遭殃。诅咒他们生个孩子没腚眼!
他就问:“其二呢?”
秀美回答:“其二,就是刚才说的卖官鬻爵。先不提康熙年间‘人口滋生永不加赋’这件事,因为在宣布这件事的时候,捐彻底成了新税种,以前还遮遮掩掩,回来就不装了,直接当税收了。咱们就说卖官鬻爵,康熙年间为了弥补户部无银可用,朝廷在短短的几年里面卖出去了三万个县丞。你想想看,这天下才有几个县啊?”
一口气卖出去三万个,这三万个县丞是谁在吗?不还是地主豪绅吗!
弘瞳看向海棠:“真的吗?”
海棠点点头。
弘瞳有点受打击,这是个很单纯的孩子,身边人都对康熙称颂,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圣祖爷的文治武功,他没想到自己的亲玛法也有卖官鬻爵的时候。
看他这模样,秀美就说:“你不要想这么多,卖官鬻爵的事情历朝历代都有。就算是秦始皇都做过这事儿,这事儿就是从他那时候开始的。”
海棠摇头:“不一定啊,这事儿发生的时候是秦王嬴政继位的第四年,那时候做主的还是吕不韦呢。”
尽管海棠这么说,但是弘瞳心目康熙中圣明天子的形象垮了。
他此时反而惦记上弘历了:“姑妈,侄儿听说地方官一直怂恿着弘历哥哥去劝皇上免税,要不然……”
秀美很讨厌弘历,原因是两个姐姐说弘历坏话,她和双胞胎姐妹年纪相差不大,又是同一个额娘生的,自然关系亲密。两个姐姐有事儿没事儿都在家里关着门骂弘历,连带着十四家的女孩对这个堂兄弟的印象都不好。
秀美打断他:“你还是别没事找事了,人家能不知道吗?有几个像你这样呆呆傻傻的。左右皇阿玛不同意,这些人就是说破天都不行。”
弘瞳叹息,心里想着:皇帝出行果然劳民伤财。
心里又想着:皇上很厉害了,他当皇帝这十来年,他攒了好大一笔钱啊!都没卖过官儿呢。
看他恢复过来,海棠就说:“走吧,回去吃顿饭早点睡,明
天的午饭就在胶澳吃了。”
一宿无话,次日吃过早饭大家上车,半上午就到了胶澳。
刚下火车就发现出站口那里停了一排汽车,坐上汽车之后很多人都在车里注视着这个陌生的城市——与其说小镇不如说是一座庞大的城市。这里店铺林立,商品众多,这里的百姓也与别处不一样,都穿得很体面,衣服紧身,个个精神饱满,不像是别的地方的百姓那样穿着宽大的袍子,显得无精打采,处处透出陈腐。
雍正在车里看了就忍不住跟百岁说:“这是好地方啊!好山好水好人家。”
百岁说:“孙儿去过江南,依着孙儿看,这里繁华不下扬州。”
扬州怎么能和这里比,扬州一年才交多少税才有多少工人,这里一年交多少税,有多少工人,又养活了多少人口,这一切数字都在雍正心里。
然而这还不是让雍正最得意的,让雍正最得意的是这一座宝地因为海棠而兴盛。如果真的饮水思源要找一个源头的话,没有海棠经略此处也就没有这处小镇,更没有庞大的海军和吞吐量惊人的码头。
自然不会有大量的白银流入国库。
国库没钱户部拿不出银子的窘境雍正是知道的,甚至他觉得明朝之所以灭亡就是因为收不上来税。在他前半生每天都发愁朝廷的银子从哪儿来,他以为这问题困扰他一辈子,后来发现,后半辈子完全没必要发愁,因为这几处港口带来了源源不断的银子。
这都是妹妹的功劳。就是说有一□□廷不在了,提起这片地方就能提起妹妹,妹妹已经彻底永载史册万古流芳。
雍正坐在车上看着车窗两边的百姓纷纷跪倒,三呼万岁的声音连那层玻璃都挡不住传入他耳中。此时远处港口,巨大的战舰上拉起了汽笛,礼炮轰鸣,整个城市都充斥着欢乐兴奋的情绪,街头巷尾和随处可见的玻璃上贴着各种彩纸拉着各种红布,这样热闹的场景上一次见还是圣祖六十大寿。
雍正的座驾路过人群,进入水军衙门后停下。本地的水军官员们拉开车门扶着他下车,随后大家随着他进入大堂上开始参拜。
这时候官员们济济一堂,职位低的站在院子里,里里外外寂静无声落针可闻。
雍正开门见山地说:“港口之地很重要,这处小镇同样重要,这里朝廷直接管辖,日后山东官员不必再插手管理了。”
山东官员们懵了:一块大肥肉说没就没了?
连铺垫都不铺垫一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