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章 【残血宜】1.8(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就在桃夭静心养娃和教崽崽时,曾因为她生产一事而被皇帝斥责贬黜出宫的魏忠贤和客氏却依旧贼心不死,并且还对致使他们失去权势滔天地位的皇后怀恨在心。

    虽然皇上心慈手软留下他们一命,还为他们各自安排了去处,可魏忠贤和客氏不仅不感恩道德,反倒是连带着不分亲疏的皇帝朱由校都被怨恨上。

    在魏忠贤和客氏心里,若非有他们对皇帝从小的照看和保护,皇帝早就在丧母之时便被后宫权力倾轧而死,如何能平安躲过那些阴谋诡计长大成人?

    还有后来得幸登基为帝,在他们看来,自己都是居功甚伟大!

    结果就因为一个皇后便疏远他们,还这般冷酷无情的把他们贬斥出宫,当真是狼心狗肺之徒!

    不得不说,曾经权倾朝野和高高在上的风光过往,确实让魏忠贤和客氏都迷失了自己,一个以皇帝养母自居,一个以皇帝亚夫为荣,丝毫不曾想过皇帝是个什么身份,而皇帝有没有同意这个荒谬大胆的想法。

    他们只会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他们只想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

    于是一场针对于大明朝帝后的阴谋,便再次拉开了帷幕。

    不过魏忠贤这个九千岁和皇帝奶娘客氏的失势,确实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

    至少原本应当在天启四年六月,左副都御史杨涟和各大臣因为当朝弹劾魏忠贤一十四条大罪,因为皇帝朱由校皆不听从,而被魏忠贤疯狂报复的吏部侍郎陈于廷、副都御史杨涟、佥都御史左光斗等忠臣确实就存活了下来。

    没有魏忠贤和客氏的作威作福,更不曾出现外廷成了他的一言堂,全国各地都要为他立生祠,后宫美色遍布皇帝声色犬马,以及有孕之妃嫔皆被残害,连皇后张氏都被客氏堕胎等等荒谬之事,大明朝的农民起义都少了许多。

    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时期提前几l年结束,没有阉党在朝堂上残酷地排除异己,在地方剥削百姓使得民不聊生,致使朝堂到地方的政治皆极度黑暗腐败,甚至杨涟、左光斗、魏大中等东林六君子先后枉死,倒是比之改革更能焕发大明朝的国运。

    桃夭在发现魏忠贤和客氏被清出皇宫后,大明的国运就突然跟吃了大补丸一般变得深厚许多,就知道魏客两人确实就是大明朝的毒瘤。

    这让桃夭十分惋惜自己没有给那两个人下点猛料,不然现在他们“意外”死了,估计她得到的气运更多。

    但后悔归后悔,要让她冒险出宫去把客氏和魏忠贤给除掉,那也是不可能的。

    天启三年,一容貌清秀的夏姓男子进入了皇宫当“太监”。

    天启四年,已经在宫里兢兢业业干活一年的夏“太监”,终于被提拔到张皇后的坤宁宫当差,而且没用多久就被张皇后从最底层的太监升到大太监。

    天启五年,兵败辽东的熊廷弼一事被送至中央朝廷审理,因为熊廷弼与朝中“东林六君子”等大臣私交不错,于是在没了魏忠贤这个搅屎棍之后,很多大臣都为熊廷

    弼求情。

    在这件事情上也体现出朱由校这个皇帝心慈手软的性格,他准许文武百官的求情,不仅赦免了熊廷弼死罪,还只是对熊廷弼做降职处理,并未一撸到底直接罢官。

    就此原本会与王化贞同一命运,都被处死,传首九边的熊廷弼得到了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因为好友熊廷弼没有被处死,容易怯战的兵部尚书高第并未担任蓟辽总督,而是由有勇有谋的孙承宗担任,之后孙承宗严命关外各城守军加固防御设施,坚守关外,锦州、右屯和大、小凌河等地城堡均被重视,甚至还提拔了敢于申明利害、誓守宁远的袁崇焕。

    天启元年,后金包围重镇沈阳,便是秦家渡浑河与清军血战,秦良玉更是亲率三千前往直抵榆关,所经过的地方秋毫无犯,于是皇帝便下诏给秦良玉加一品官员服饰,并封秦良玉为诰命夫人,封秦良玉儿子马祥麟为指挥使。

    因为其中有忠心耿耿的将军战死,于是朱由校又在皇后的建议下令赠英勇战死的秦邦屏都督佥事,子孙世袭,并且与陈策等人一同立祠祭祀,秦民屏官进都司佥书。

    天启一年,平定奢崇明四川之乱,于是朝廷再因公多次赏赐秦良玉金币,并授命秦良玉为都督佥事、充都督同知总兵,并加封为夫人,授马祥麟为宣慰使,秦民屏为副总兵,秦翼明、秦拱明为参将。

    天启三年,秦良玉上书奏总兵李维新因在渡河一战中失败回营,反而拒战功赫赫的秦良玉拒于门外,不容她进城相见。

    桃夭作为皇后,知晓之后当即在朱由校面前言道:“李维新作为总兵,不仅能力不行,还善妒人才,他一个六尺身躯的大男子居然忌妒一个巾帼将军,当真是厚颜无耻。若是他尚且有点脸面,那在夜静时想一想都应当羞死!”

    有皇后这一番杀人诛心之言,皇帝朱由校立即就将李维新罢免了总兵之职,并提拔秦良玉为总兵,统领三军,与孙承宗等各地将领一同抗击后金。

    随后还专门下诏文武大臣必须以礼招待秦良玉,不得有任何猜忌。

    桃夭更是以皇后之名写一篇赋文来称赞秦良玉巾帼英雄,不让须眉,更是以唐朝平阳昭公主、樊梨花将军和“四娘子”杨妙真来比之秦良玉将军。

    这篇赋文用词华美,对仗工整且朗朗上口,而且又来之不凡,一时之间便传颂各地,让张皇后之文采和秦良玉将军之忠心英勇家喻户晓。

    这个消息传到秦良玉耳中时,简直就是不要太受宠若惊,不仅对皇后娘娘好感倍增,还对大明王朝更加的忠心耿耿。

    天启五年五月十八日,朱由校在一众宫人的陪同下,到西苑游船戏耍,皇后因为要与其长姐见面,而太子则是要跟着他的皇叔朱由检一起看书,于是仅有皇帝一人前往。

    这几l年的日子甚是风平浪静,大概是因为日子过得十分舒心,不仅皇帝忘记离水远一点,皇后也忘了大明皇帝易溶于水的事情。

    本来一切都好好的,但不知侍奉在皇帝身边的太监说了些什么,突然舒舒服服待在

    在桥北浅水处大船上饮酒的皇帝,就坚持要与王体乾及两名亲信小太监去深水处泛小舟荡漾。

    结果还没有泛舟玩乐多久,一阵狂风刮过,掀翻了小船,使得船上所有人都不幸跌入水中,所有人都差点被淹死。

    虽然皇帝被人及时救起,但经过这次落水惊吓,却落下了病根,多方医治无效,身体每况愈下。

    皇后为此震怒,直接将那些不顾皇帝安危的一众太监给处置了,随后就开始日日关系皇帝的饮食起居。

    但在桃夭不曾留意的时候,尚书霍维华背地里不知受何人指点,突然就瞒着皇后娘娘给皇帝进献了一种名为“灵露饮”的“仙药”。

    因其味道清甜可口,朱由校便天天饮用,以致得了肿胀病,逐渐浑身水肿,最终卧床不起。

    桃夭只是擅长制毒和用毒,她每次给皇帝把脉都是显示并未有中毒迹象,这实在是让桃夭感到头疼。

    尤其是看着朱由校身上日渐缩减的气运,她就感到事情要糟糕了。

    在这种情况下,桃夭之前已经连续提过很多次的废除女子缠足一事也不再提起,朝中大事小事也是暂由信王朱由检代为处理,尽量让身体每况愈下的皇帝能够静心修养。

    但朱由校的情况还是迟迟不见好转,便是曾广贴皇榜招揽天下名医,也始终不见起色。

    皇帝这边出了事糟了难,辽东那边也不曾消停过。

    天启六年正月,努尔哈赤率领后金军进攻宁远,明朝总兵官秦良玉、宁前道参政袁崇焕固守宁远。

    秦良玉和袁崇焕临危不惧,召集诸将议战守,决定采取坚壁清野之策,组织全城军民共同守城。

    不久明军用红衣大炮击败了努尔哈赤,此为“宁远大捷”。

    同年一月,袁崇焕被任为佥都御史,专理辽东军务,镇守宁远,秦良玉则是被晋升为辽东巡抚。

    但到了五月,在北京王恭厂一带突然发生了一次奇怪的巨大灾变,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

    一声巨响,狂风骤起,天昏地暗,人畜,树木,砖石等被卷入空中,又随风落下,数万房屋尽为齑粉,死伤两万余人,让人心惊胆颤,触目惊心。

    灾后,男女尽皆裸.体,衣物首饰器皿全都飘到西山上去了。紫禁城外正在修缮围墙的三千工匠尽皆跌下脚手架,摔成肉袋,正在用早膳的天启皇帝躲在龙书案下才幸免于难。

    至于皇后则是被身边的夏公公以身相护才不曾有损伤,这也让皇后更为信重他。

    而太子当时与信王朱由检待在一起练习骑射,幸得那个地方宽阔开广,再加之有信王保护着,太子并未受到太大惊吓。

    只是后来这个事情经过兵刑两部和锦衣卫的连续审查,都不能寻找到爆炸原因,更为奇怪的是爆炸中心却不焚寸木,无焚烧之迹,不管用火药库爆炸,还是地震引起灾变,都难以解答。

    一时间,众说纷纭,天怒人怨,皇帝朱由校不得不下罪己诏,大赦天下。

    其中看守皇陵的魏

    忠贤和被贬斥出皇宫的客氏也在此行列中,这实在是让桃夭不得不开始怀疑都是魏客两人的阴谋,为的就是重获皇帝宠信。

    不过事情却没有如此发展,或许朱由校觉得自己重病在身,再加上魏忠贤和奶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