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 章(2/2)
【好了,那讲了北伐的必要性,我们就再来聊一聊,诸葛丞相第一次北伐为什么失败?】
天幕之上再次出现了舆图,益州位于蜀地,后世唐朝诗人李白那首著名的《蜀道难》给所有人展示了一个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地方。再加上有都江堰天府之国的加成,蜀地历来是兵家休养生息的好地方,可是他易守难攻却也很难出城迎战。
这是地理上所带来的弱势。而首次北伐用兵行军自然是重中之重,但是蜀地地势复杂,所以不同将领的行军路线自然也不可能相同。
而其中就有魏延献计的子午谷奇袭之计。
【要了解魏延的计策,首先我们先要知道这条行军路线在哪。请大家看看扶南已经标注好了的路线。子午谷在长安以南,如果从汉中发兵翻越秦岭之后,再沿着这条路线行军,不过时日就可以抵达长安。】
【如果按照魏延的
() 计策进行,那就是派精锐及其所需要的粮草直接发兵走这条捷径,在长安那边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兵临城下,而魏延他认为在长安的守军胆怯并且没有谋略,一旦这样被打得措手不及,就会立刻弃城逃跑,这样长安便唾手可得。这个计策到这里还没有结束,按照魏延的计算,曹魏如果想要集结兵力围攻他,那么至少需要二十日的时间,趁着这个时间诸葛亮率领的大军就可以从斜谷赶来支援,到时候两军夹击,就可以直接将整个关中收入囊中。】
天幕上的舆图用箭头标注起来了行军的每一个地方,据说这个计策是效仿韩信出子午谷与刘邦里应外合。不难看出想出这个计谋的魏延虽然不能说比较周全吧,但是虽说冒险,还有一定的可行性。
【当然,大家如果想要问扶南这个计策到底有没有用,扶南不太敢说。这倒不是,我敷衍大家,是因为历史上诸葛丞相并没有用魏延的计策。他觉得这个计策非常的冒险,虽然说一旦成功,对于蜀汉的收益是非常高的,但是当前的这种情况和诸葛亮本身性格中的谨慎让他不敢赌。而此计也最终成为了后世争论的一个点。】
天幕之下,刘备听到此处,立刻命人取来舆图和诸葛亮观看。
“昔年高祖之时,高祖与淮阴侯合兵击楚,所用的此法,先生不同义此法是不是因为太冒险了?”
诸葛亮微微颔首道:“是,此计过于冒险,而且此计的关键在于长安的守军真的弃城而逃,在这种时候把命运交给敌方,亮是没有办法认同的。”
“况且淮阴侯与高祖那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明一暗相互配合才能迷惑敌方视线。而此计看起来还不够成熟。”
【诸葛丞相最终采用的是首先攻取陇右,并且特意派遣了赵云等人率领一支兵马作为疑兵想让曹魏以为蜀汉是要从斜谷而出北攻的架势,果然魏国派遣了人马去抵御赵云。而这个时候诸葛亮率领主力向祁山进攻。在魏军的措手不及之下,陇右三郡失守。蜀汉方面的战况,一路大好,可以说是开局大捷,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蜀汉却惨败。那么就不得不提到了马谡。】
马谡乃是侍中马良之弟,他才气过人,好为论军略。因此得到了诸葛亮的格外器重,据说在刘备临终之前,曾和诸葛亮谈到此人,说马谡言语浮夸,超过了其本身的能力,不能太过重用于他。
【或许是诸葛亮在这个时候看人失误了,他对马谡可以说是非常的器重,不但让他担任了参军一职,还非常喜欢和他一起议论军事谋略,据说常常能从白天聊到晚上。】
【因此在曹魏派遣了大将张郃前来抵抗诸葛亮并且欲取咽喉要地街亭之时,他仍然选择了力排众议,甚至放弃了资历比较老的魏延等人,反而提拔了马谡作为让他驻扎街亭,迎战曹魏的大将张郃。】
其实事情如果只到了这里,还没发生不可挽回的地步,诸葛亮已经跟他说明了部署,如果进兵仍然按照这一套部署下来,虽然说和张郃。正面抗衡还有一些困难,但是只要坚守在这里,拖延时间就好。
按理来说怎么不会出什么大乱的事。
可是怪就怪在马谡他有些小才华,因此心中也有一些小主意,结果却犯了大忌。正常行军打仗,都应该先找水源,邻近水源之地驻扎。可是他或许觉得就这么驻守着防御不能体现他的才华,也许他是存了心思想要和张郃正面对敌,偏偏就要驻扎在南山之上,甚至还觉得此地易守难攻,所以还不派兵驻守山下的要塞。马谡固执己见甚至听不进去副将王平的多次劝告。
结果,张郃一到,立刻就截断了对方取水的道路,汉军军中顿时陷入了一片大乱,而马谡这个主将却跑了,张郃立刻乘胜追击,街亭失守,他还顺势平定了周边的城池。
【这样一个关键的据点丧失,带来了全线的溃败。诸葛亮也不得不领兵回汉中,首次北伐就以失败告终。而马谡最终也被诸葛亮斩首谢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