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1 章 提前准备?(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管真相是什么,刘邦听闻陈豨谋反后果然领兵前往平乱,在讲吕雉的时候已经说过了,韩信此在此时被状告谋反,吕雉让萧何引韩信入宫,韩信在长乐宫的钟室内为吕雉所杀。在最后,韩信说:“我后悔没有采纳蒯彻的计谋,以致被妇孺之辈所欺骗,难道不是天意吗?”】

    【是啊,喜欢韩信的人都在想,怎么韩信当年就没有反了刘邦呢,但凡他要是反了刘邦,不就没有后来死在吕雉手里的事了吗?可是,英勇无敌如项羽都败了,韩信擅长用兵不假,论治国安天下,他能比得上刘邦?论得人心他又比得上刘邦?诚然韩信若是反了未必会死在吕雉手里,难道他会有更好的结局?】

    【历史没有假如,韩信是委屈的,就韩信本身一直都觉得自己委屈无比,但这世上有谁不委屈?他觉得自己的功劳就该封王,但对天下大势来说,异姓王的存在,他们握着兵权,有着封地自主的权利,太让人不安了。】

    【君臣博弈,从来没有间断过,成王败寇,终是韩信棋差一招。刘邦是想杀韩信的,却也不急着要杀韩信,或许对于刘邦来说,他从韩信的身上看到了项羽,他无法让项羽对他臣服,就希望韩信对他臣服。他在磨着韩信,想到他为了得天下,一步一步的忍让着韩信,他也要看看,韩信能不能忍。】

    !!!皇帝的心理都是那么变/态的吗?

    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一时让人不知如何回答。

    韩信的神色变得阴暗,没有想到,最后杀死他的人竟然是他最信任的萧何以及吕雉一介女流。

    “大王,我们不如反了吧。”人人都听见了韩信在生命最后一

    ()    刻的后悔,身边的人大声叫唤起来,希望韩信别再迟疑,举兵反了吧,他们未必不会成功。

    就算有人叫嚣得再激动,韩信依然不为所动,如同看不见他们的激动。

    起兵谋反难道只是一句话的事,没有那么简单。

    刘邦瞅着吕雉道:“韩信倘若在最后后悔当年没有起兵谋反,如今听了怕是也要有所动作。”

    先前刘邦就说要赶紧把刘姻嫁过去,至此都没有松口的意思,吕雉自是明白刘邦之意。

    “陛下不曾早作准备?”

    联姻是表明现在和天幕说的并不相同,刘邦和吕雉无论在天幕看过的史书上做了什么,并不代表一切都不可改变。第一步是刘邦迈出去的,韩信如果非要谋反,在道义上他是不占的。倘若每个人因为天幕说过他会犯下的错,都得为之付出代价,请问刘邦第一个该杀的人是韩信吗?

    吕雉干了多少在世人看来心狠手辣的事儿,刘邦现在不是照样跟吕雉一道听天幕?商量国家大事?

    对此,吕雉得说,刘邦借机不知又收拢多少人心。

    韩信会打仗这一事实刘邦不是今天才知道,该准备的早有所准备,韩信要反,刘邦是不希望没错,并不代表他怕。毕竟怕也怕不了,想想怎么解决一但韩信起兵反了的事最重要。

    有时候吕雉也不得不佩服刘邦,忍常人所不能忍,一心只念天下。她真得多跟他学着些。

    【韩信死了,他的人生就此划上句号,无论后世有多少人为他的死而惋惜,韩信没有死在他所引以为傲的战场,而是死在内宫之中,他再不怨不甘,也终是无力改变。想想古往今来的王侯将相没有几个能够善始善终的,所以李世民才会为后世所推崇。】

    一不小心又被夸了一记的李世民瞬间又来精神,看天幕多会说话,他就不是那容不得功臣的人。

    刘邦!!!拉踩什么的,他没有值得被夸的优点了?

    就你杀韩信这一点,不知有多少人戳着你的脊梁骨骂你。顺带也把吕雉一并骂了。

    【但韩信虽死,他却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战术典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临晋设疑、夏阳偷渡、木罂渡军、背水为营、拔帜易帜、传檄而定、沈沙决水、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韩信的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作为军事家,韩信是继孙武、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将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用兵,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

章节目录